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繫上紅領結
周四的時候我們去參加音樂比賽了。
學校這個直笛合奏團,成員以四、五年級為主,年紀還很小。尤其四年級這群小娃娃,去年才剛會吹《我家門前有小河》,現在已能吹舒伯特、巴哈,然後天不怕地不怕的上台比賽,想來勇氣可佳!
出發前,一個小男生說他的紅領結不見了,所以他用紅包袋「自製」了一個,還認真地用別針勾住衣領,當場讓我傻了眼!
比賽的地點在埔里,距離學校所在的南投市非常遠。南投縣幅員廣大,我們雖位於縣轄市所在的南投市,卻未必樣樣活動都在這兒舉辦。我們一趟遊覽車到埔里,比跨縣到台中市還遠;同樣的,要埔里那邊的小朋友過來南投市,一樣路途遙遠。長長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倒是在遊覽車上認真地練習了起來。
山路上,遊覽車搖搖晃晃,有些孩子還會暈車;不過,如果連這樣惡劣的環境都能吹得很好,上台有甚麼好怕?果然,吹完就有人吐了;包括拍照的我,也覺得腦門兒十分難受。不過,小朋友是一種很厲害的動物,他們的彈性是比大人大多了,大人怎麼帶、他們就怎麼走,兩個曲子練了幾次,放下笛子,一路上還是有說有笑。
下了車,先拍一張「定裝照」,大家的站法很有味道,隨隨便便的,就像知名樂團的沙龍照一般。由於我們經費拮据,小朋友上半身的訂製背心,一代傳一代,已經穿了超過十年;至於下半身,從前有制服時還可以搭配藍短褲、短裙,現在沒了制服,只好穿大家都有的運動褲,感覺很怪,也很搞笑。至於鞋子,可的的確確是聯合國了,唉~~
趁比賽前的空檔,我們趕緊上台排練一下,偌大的會場,我們的校名高高被放在投影幕上,因為籤運奇差無比,在丙組 16 個學校中,抽到了籤王一號。這是全國音樂比賽南投縣的初賽,每一種團體比賽項目,依照學校規模分成甲、乙、丙三組。我們這種小學校照理參加丙組,不過若有把握,也可以跨到乙組或甲組,跟大學校一較高下;相對的,大學校卻不能自貶身價、往下跨組,來跟我們這種小學校分一杯羹。
甲組的第一名必須代表全縣參加接下來的全國賽,而乙組及丙組,會各取優等數名、甲等數名,以資鼓勵,比完不需向上挑戰。由於音樂評比較主觀,所以不以名次來計算,以免傷了小朋友的心;平均分數 85 分以上列優等、其餘則列甲等,印象中甚少有乙等出現,應該也是為了不讓小朋友太難過吧!通常得到優等,就像是並列第一名般;不過,由於最後還是會公布分數,所以還是可以看出幾個優等學校間的分數排名──你看,大人的世界是不是自相矛盾、難以理解呢?嘿嘿~~
學校只有我和主任兩人帶笛子隊,通常我們利用周五下午,中、低年級放學之後來團練。全校學生只有 170 個人,扣掉低年級,中、高年級要挑出一個 25 個人左右的團去比賽,實在不很容易。我的笛子吹得不好,不過我學鋼琴、從前在大學樂團拉提琴的音樂背景,可以幫忙做孩子的基礎訓練及樂理養成,至於出團比賽,則由主任上台指揮。
不過,今天我還得隨隊攝影。當我帶著攝影通行證,爬上藝文中心二樓的攝影區,遠遠地看著孩子們出場,心裡有許多感動。這些平日嘻鬧慣了的孩子,一個個跟在主任後頭魚貫出場,他們的表情不太看得出緊張──小孩子是一種很厲害的動物,我剛剛說過了──不過,台上的主任和此刻位於攝影區的我,應該都處於雙腿發軟的狀態;沒辦法,我們是大人,你知道的,大人只是很奇怪,卻並不能算是一種厲害的動物。
我屏氣凝神聽著指定曲的第一個合聲:很好,非常完美的出場!心裡數著拍子,仔細抓到每一部的旋律、拍點,幾乎忘了此刻我還得幫大家攝影。指定曲完美無誤地吹完了,我在心裡大喊:「加油!」接下來的自選曲更令人緊張,我換了一個攝影位置,試圖平息砰砰的心跳,然後,一段接著一段,這群厲害的小傢伙,一樣沒有誤差地吹完了!我盤算著這樣的精準度,應該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剩下的,只能交給評審決定了。
出了場,趕快下樓跟大家會合。短短五分鐘的比賽,我們足足練習了一年;而這五分鐘對我來說,更覺得度秒如年!啊,終於是結束了,多麼令人愉快的時刻。再度回到場中,已經是第三號上場,坐下來連聽了十幾隊,心裡細細挑著每一隊的毛病:奇怪怎麼聽到現在,自己的孩子還是最好的呢?
坐在我身後的孩子們,不守秩序地偷偷玩了起來,還有偷偷在笑的;我回過頭去惡狠狠地白眼瞪人,他們想當然爾是坐不住的。這群小鬼在觀眾席坐不住,走出會場,倒是很關心接下來要去哪裡玩、要去哪裡吃飯?「麥當勞?」我隱約聽到猜測的聲音,呵呵~~答案揭曉,中餐在肯德基,是家長會長出的錢,主任出發前就訂位了。
快樂地玩完、吃完,外加一個跑得太快扭到腳的小意外結束後,我們準備打道回府。這時,你一定很想知道他們得到第幾名吧?呵呵,果然不愧是大人,跟我一樣啊!不急、不急,該知道的總會讓你知道。話說剛剛離開會場,整路玩下來,我和主任討論的主題,卻還圍在其他各隊吹奏的優劣,外加對結果的胡亂臆測,唉~~沒辦法,誰叫我們是大人呢?
說成績太沉重。話說回來,雖然代表學校外出比賽大家都想得到好成績;但對我們來說,帶著孩子們「見見世面」的意義其實更重大。音樂本身的陶冶,會影響他們很長、很久,這樣的邊際效用不需懷疑;而出來比賽,另一方面則能提升他們的眼界──除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不足,相對的,也建立更多對自己的信心、不要看輕自己。
放下手中的直笛,這些孩子們以後十之八九都不會是音樂家;但小時候這一段上台下台的經驗卻會一直跟著他們,讓他們明白:原來在每個人的生命中,要好好成就一件事,都不是簡單的;當繫上紅領結、上台吹出好音樂,風光地下台得到掌聲,背後其實是一連串無止盡的辛苦付出。
成績揭曉:丙組的 16 隊之中,有 5 隊得到優等,9 隊得到甲等,另外 2 隊棄權未出賽。我們這個籤運不佳的學校,得到優等的第三名,分數輸給第二名 0.06,輸給第一名 0.4,前三名差距甚微。我很高興地跟小朋友說,我們可是「優等」的第三名喔!沒想到卻換來大家一聲:「ㄏㄚˊ~~~」(非常失望的語氣),我說:「別這樣嘛!『優等』就是第一了啊!」不過,才過了三秒,他們又玩起來了!車上大概只剩我和主任心裡嘀咕著:「真倒楣!要不是第一個出場,第一名哪輪得到別人啊!」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多年之後再想起
11 月 24 日晚間九點多,上完德文課準備道別,老師才提起,今天是她 40 歲生日!我記得老師的生日晚我兩個月,日子一忙,卻給忘了!就在生日這天,還得辛苦地為我上課;只可惜此刻坐在老師面前,我已經來不及準備蛋糕和禮物啦!
回家之後翻找舊照片,啊!老師和德文班的同學們,可還記得這個蛋糕?2005年冬天,十二月初,我們還在文化推廣部上課時,從白木屋買的伯朗峰栗子蛋糕--時間好快,那已是四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們都不知道,這麼多年後,我們還會繼續上德文課;當然我更想像不到,四年後我會從一個胖子變成一個瘦子,然後騎著單車神勇地繞了德國一圈--多少世事難預料,當多年之後再想起。
四十歲,不惑之年,今年老師先過、明年就換我了;多麼美好的人生旅程:要累積多少順境逆境、歷經多少悲喜憂樂,生命才帶著我們緩緩走到這一刻!祝福老師生日快樂,年年有今日!Was wünschst du dir zu deinem Geburtstag?…Herzlichen Glückwunsch zum Geburtstag!!!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教育的十字路口
最近我經常回想起夏天時在德國的旅行。
對我來說,回想起生命裡一段美好而難忘的經歷,多半導因於對生活現狀的麻木、失望,甚至是忿怨或不滿。以前我總覺得以一段美好的生命經驗來為當前的傷口止痛,有點對不起這段如詩般美好的過往;就像你遇到不幸,卻不宜用別人更不幸的例子來說服自己不要在乎,那委實有點兒病態。不過可能我是老了,沒有甚麼異乎常人的本能,許多時候只能憑藉基本反應,度過生活裡的情緒難關。
這是埃森納赫 (Eisenach) 巴哈家的後院,我在屋裡透過半掩的窗,凝望後院的碧綠;那是四個月前的我,覺得生命就該花在這樣的駐足凝望,除非必要,千萬別輕易移動腳步。
對於忙碌的校慶準備工作,我沒有太多意見;比較多的不滿和計較,來自於這整樁慶祝活動裡,純為孩子做的事情有多少。不幸地,那很少,真的;真的,很少。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大人看來,自己覺得很爽;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為了讓來看的人覺得很爽。除了讓大家都很爽,校慶活動有沒有別的可能性?
當然有。比如,教導孩子比較務實地認識自己學校的歷史,透過活動、教學,嘗試讓他們與歷史對話;比如做些環保的努力,不要鋪張於形式、不要施放氣球、不要大量印製文宣品,用最節省的方式達到典禮隆重的目的;又比如為往後的孩子留下一些東西,像是將各界的捐款一定額度地購買圖書,並註明這是哪一年校慶購買,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圖書館藏而努力。
可以做的事、可以成為「紀念」、「特色」,而非「排場」的事情,可多了!
但是,實際做到的甚少。學校領導者眼界不高、胸懷不開闊是個主因,追求虛名以及莫名其妙的人云亦云、鄉愿、政治正確,使領導者覺得跟著別人的腳步走、辦得更精緻、盛大,準沒錯兒!這不能怪他,簡單的道理是:你怎麼盡力地跟一隻只活在夏天的蟲兒談論冬天的冰、怎麼跟足不出井的小蛙兒談大海,只怕都無濟於事。
但你明明知道正在做的某些事是蠢的、是笨的,站在教育的十字路口,你如何說服自己盲目向前?情緒的難關就在這個當頭一一出現。對我這個小小老師來說:吞得下去的,吞下去;吞不下去的,擺擺臉色、發發牢騷之後,到最後還是得吞下去。
再過兩天,校慶結束,所有的生活即將回到正軌;可是我一點兒都沒有喜悅,因為勞師動眾了大半年,花了這許多錢,如果只是為了讓孩子看一場秀、目睹一場嘉年華,真的,募來的錢倒不如捐給慈善團體,孩子可以從中學到更多。
在整個慶祝活動中,我是兩個分組的組長:校刊組,完成了一本紀念刊物;文宣布置組,完成了每一種相關紀念品、宣傳品的設計,外加新聞稿的寫作、校園佈置等等。學校總是把能從我身上榨取的、竭盡所能地榨乾,一點兒都不會跟我客氣,不過多年來對此我已學會不計較;比較遺憾的是,擔負這樣的職責,使我想對環保盡點力的可能降到很低很低。
我好想重回巴哈家的後院坐上一下午,讓清風吹走我的煩憂啊!如果我的學校半世紀後慶祝一百週年校慶,我但願他們做些有意義的事,讓教育本身多被提及,讓實事求事的態度能被不斷強調。衷心祝福我的學校,生日快樂!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星期天別亂來!
Vor langer, langer Zeit ging einmal ein Mann am Sonntagmorgen in den Wald, um Holz zu hauen. Als er ein großes Bündel Holz hatte, nahm er es auf den Rücken und trug es nach Haus.
Da begegnete ihm ein Mann in Sonntagskleidern, der gerade in die Kirche gehen wollte. Dieser Mann sprach zu dem Holzsammler: “Weiße du nicht, dass heute Sonntag ist? Am Sonntag sollst du nicht arbeiten, sodern in die Kirche gehen. Denn am Sonntag ruhte Gott, nachdem er die Welt geschafen hatte.” “Was geht mich das an?” fragte de Holzhauer. Der Fremde aber war der liebe Gott selbst. Er sagte: “Weil dir der Sonntag so gleichgültig ist, so sollst du nun für alle Zeiten dein Holzbündel tragen und damit im Mond stehen.”
Und seit dieser Zeit kann man im Vollmond den Mann mit seinem Holzbündel sehen.
雖然編完校刊,但關於校慶的瑣事還有一大堆;為了新聞稿,上周末兩天假日我依然為公事忙碌,直到周日晚上才有時間讀德文。筋疲力盡之餘,讀了一則短短的童話:《月亮上的男人》,讀完之後,我怕了……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人在星期天早晨到森林去砍柴。當他砍下一大捆柴薪,便揹著它往家裡走。路上,他遇到一個盛裝、正要前往教堂禮拜的人。這人問樵夫:「你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天嗎?星期天你不該工作,而該上教堂!因為上帝創造世界之後,就在星期天休息。」樵夫問道:「那干我甚麼事?」其實,這個陌生人正是上帝本人,於是他說:「既然星期天對你如此無關緊要,那麼你就揹著你的柴薪,永遠地站在月亮上吧!」從那時起,每逢滿月,人們便看見這個荷著一大捆柴,罰站在月亮上的人!
我不要站在月亮上,以後星期天我不敢加班了……^^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巧克力中的碎核桃
小富騎了 8,600 公里,在昨天換了第二次新輪子,同時也換了鏈條和煞車皮。
新輪子很酷,是滾紅邊的防刺胎;南投富士車店的老闆人很實在,總是推薦我很棒的東西。昨晚裝完前輪、要裝後輪時,還問我:「要不要自己來練習一次?」……呵呵,登山車我是可以自己換輪子啦,至於公路車,還是請老闆換吧!
老闆還說,新鏈條裝上去,要磨合一陣子,如果和大盤、飛輪不合、變速時常脫落咬不住,那麼連飛輪也可能要換掉。
是的,磨合。不過,要磨合的,豈止有鏈條和飛輪?換下來的煞車片,因為長期磨擦輪框,所以輪框的金屬,被削成碎屑,悄悄嵌進了橡膠片;它牢牢地、緊緊地,嵌在煞車片裡,細看倒成了橡膠片裡內含了碎金屬。整個煞車片,看起來就好像包藏了碎核桃的巧克力塊,磨起輪框來顯得又硬又銳利。
不只煞車片,騎小富一年半,每天的磨合,我深知哪個路段該怎麼騎、怎麼變速能乾淨俐落、甚麼樣的彈跳我必須弓起身子彎下腰,一如小富總知道怎麼在我最需要它的時候,奮力推我一把。就連摔車,我還是緊緊抓住它;它摔,我也跟著摔。
說來悲哀,人與機器的磨合可以期待,人與人的磨合我卻始終不敢指望。我常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怎麼年紀愈大了、思考愈周密成熟了,反而生活的彈性卻愈小了?人生照理說不該是這樣的。我是說,從前總為自己衝動用事、思慮不周的行為美其名叫「擇善固執」,現在這些不但通通變成了「固執」,而且還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總在「固執擇善」,而視線所及,周圍閒雜人等根本沒甚麼與自己討價還價的空間。
既然別人根本沒甚麼討價還價的空間,我如何與人磨合?
今天蛋糕小達人又在一大清早為我沿路拍照。秋天的早晨很美,溫煦的朝陽霧矇矇地從蒼翠的遠山裡彈出來,充滿初生的詩意。生活種種難處,像嵌進煞車皮裡的碎金屬,牢牢地在我的身體內發芽生根;真不知道周遭這些四季輪替、這些俯拾即入眼簾的美景之間,需不需要每日磨合一番?我和小富在冷風裡,想著一個個難解的生命習題。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茱莉亞的廚房
結束校慶特刊的編輯工作,週六晚上偷空和蛋糕小達人、英文老師夫婦一行四人,去看了電影 "Julie and Julia"。
"Julie and Julia" 中文片名翻成甚麼我沒留意,倒是這回看電影的地方比較特別,是在台中老虎城華納威秀的 Gold Class 廳,這是很久以前英文老師答應招待我們,因為一直湊不出時間而沒去成的地方。
台中威秀這個 Gold Class 廳只能容納 30 人,電影票價含食物總共是 550 元,這是我和蛋糕小達人第一次去,英文老師應該有會員卡之類的東西,帶我們進去時顯得熟門熟路。
看電影之前,我們約在市政路的 "Fridays" 餐廳吃晚飯,沒想到今天是萬聖節,"Fridays" 裡面的侍者扮成各種造型,有埃及法老、兔女郎、各種卡通人物等等,氣氛異常歡樂。秋天的午後很有時光停滯的美,四點半鐘艷陽高照卻不熱,不一會兒涼風起,夜幕隨即低垂。
兩位英文老師對萬聖節興趣缺缺,倒是對 "Fridays" 各種菜餚的中文譯名大感興趣,我忙著把各種已經附有英文菜名的中文譯名,逐字用英文再翻譯一次,然後對照它原有的英文名稱,果然差異甚大。比如有一道 "Chicken Fried Chicken",我們都覺得很好奇,它的中文名稱叫做「美式鄉村酥炸雞肉」,我照中文字面再翻譯了一次,英文老師吃了一口:「咦?這可不是肯德基?乖乖~~」
進到電影院,Gold Class 廳有個休息區,得在這兒完成點餐的動作,再由服務人員帶位。每個人 200 元點餐額度,多了可以補差價。我們看看櫃子裡的蛋糕只剩提拉米蘇和一種香蕉巧克力蛋糕,英文老師說大概真的經濟不景氣,不但可以選的糕點種類變少了,連價錢也都提高了。
點完餐之後,服務小姐帶我們入座,並說明餐點會在電影放映中送上,如果我們想前後換位子,必須先告訴她,不然餐點會送錯。我們躺下來,英文老師要我好好放鬆、享受難得的假日,她說在加拿大她沒見過這種豪華的電影院,所以來了一次之後便上癮了,再要她去一般電影院的小位子,她望之卻步。舒服地躺下來,我只是想到自己好久沒進電影院了,怎麼會有這麼多數不清的假日都忙於公事呢?
我之前並不知道 Julia Child 這位赫赫有名的大廚,不過看她的電視烹飪教學卻是英文老師年輕時在加拿大的記憶,有點兒像我們在台灣看傅培梅的感覺。Julia Child 在跟著先生出使法國期間,因緣際會到藍帶學院學習了法國菜,立志要為美國主婦們編寫一本人人可以上手的法國菜食譜。經過將近十年的努力,這本題為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掌握烹飪法國菜的藝術) 的食譜在 1960 年左右問世,一時之間洛陽紙貴,成為美國主婦們烹調美食的圭臬。
2002 年秋天,一個徬徨於前途與成就的紐約女孩 Julie Powell,為了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與追憶幼時在家享受媽媽依照 Julia Child 食譜烹煮美食的美好記憶,決定用一年的時間試做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裡的 524 道菜,並將每次烹煮的心得上傳到部落格,與網友們分享。結果這個部落格的人氣,隨著女主角一次次用心的烹調與日俱增,終於將這個原本默默無名的年輕女孩推向事業高峰,進而有了這部真人真事所改編的電影。
電影情節繞著大廚 Julia Child 和追夢女孩 Julie Powell 的生活打轉,兩條敘事線前後相隔半世紀,原本平淡的內容因為 Meryl Streep 精湛的演技與戲中一道道美食而引人入勝。
看完電影,英文老師 Blaine 告訴我,梅莉史翠普揣摩 Julia Child 的神韻十分入微,尤其是她講話的語氣和聲調──那種似乎帶著醉意與柔軟法國腔調的慵懶。這對梅莉當然不是難事,不過我在想,放眼當今影壇,任何一個高難度的角色,如果你是導演,捨梅莉其誰?想到這裡,我突然有一種萬一哪天再看不到梅莉史翠普演戲的憂慮。
道別的時候,我們謝謝英文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如此美好的夜晚──美食、烹飪和我的偶像梅莉史翠普。Julia Child 隨著丈夫出使巴黎時,因為烹飪、美食,使她一點兒都不孤單;不曉得在這夜涼如水的秋色裡,遠渡重洋討生活的英文老師們是否感到孤單?
開車回家的路上,蛋糕小達人決定用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裡 Julia Child 感動無數美國主婦的名菜「紅酒燉牛肉」(Bœuf Bourguignon) 當作今年聖誕節我們宴請英文老師們的主菜,並配上一個開胃菜和甜點,做成一整套法國料理,當作我們對他們招待這場電影的回報。
----------------------
【附註】:我在「世界傳記百科全書」網站 (http://www.notablebiographies.com/Ch-Co/Child-Julia.html) 上,讀了 Julia Child 大致的生平,我將它附在文章之後,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看:
Early life
Julia Child was born Julia McWillams in Pasadena, California, on August 15, 1912, one of John and Julia McWilliams's three children. The children were raised in comfort: they were all sent to private schools, and the family had servants, including a cook. The children, all of whom were unusually tall, loved outdoor sports. In 1930 Julia went to Smith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 where she majored in history. After graduation she took a job as a copywriter for a furniture company in New York City and enjoyed an active social life.
Work and marriage
At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I (1939–45) Julia joined the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hoping to work as a spy. She was eventually sent abroad, but she worked as a file clerk, slept on cots, and wore an army uniform. While in Ceylon (now Sri Lanka) in 1943 she met Paul Cushing Child, a member of a distinguished Boston family, who was working as a maker of maps. Their romance bloomed when both were assigned to China. It was there that Paul, a noted lover of fine food, introduced her to cooking.
After the war Julia began to study cooking in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he and Paul were married in September 1946 and moved to Washington, D.C., where he had taken a position with the Foreign Service. After he was sent to Paris, France, in 1948, Julia came to appreciate French food. She decided she wanted to learn about French cooking and, after studying the language, she enrolled at the famous Cordon Bleu cooking school. With two fellow students, Simone Beck and Louisette Bertholle, she formed a cooking school called L'Ecole des Trois Gourmandes (School of the Three Gourmets). Julia began working on a cookbook with Simone Beck, writing while following her husband as he was sent to different parts of Europe.
New popularity
In 1961 Paul retired, and the Childs settled in a large house with a well-equipped kitchen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Julia's book,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was published the same year. With its clear instructions and explanations and its many useful photographs, it was an immediate success. Child was hailed as an expert, and she began writing articles on cooking for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In 1963, after appearing on a television panel show, Child began a weekly half-hour cooking program, The French Chef. This proved even more successful than her book: her off-beat style, good humor, knowledge, and flair for teaching made her very popular. Her work was recognized with a Peabody Award in 1965 and an Emmy Award in 1966.
The French Chef Cookbook, based on the television series, was published in 1968. More well-received cookbooks and television shows followed, and in the 1970s and 1980s Child wrote regular columns for magazines and made many appearances on television in addition to hosting her own show. She was also a founder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Wine and Food, an association of restaurants dedicated to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food and wine.
Later years
In 1989 Child's husband suffered a stroke and was moved to a nursing home. She coped with her loneliness by exercising, writing, doing public speaking, and working on television programs. She even provided a cartoon voice for a children's video. In August 1992 170 guests paid $100 or more to attend her eightieth birthday party (proceeds went to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Wine and Food). She became the first woman elected to the Culinary Institute Hall of Fame in October 1993.
In 1994 Paul Child died. Although saddened by his death, she brought out a new book and television series combination in each of the next two years. She also continued to host an annual trip to Italy for food lovers. In 2000 Child won the Legion d'Honneur, France's highest honor. In 2001 she moved to Montecito, California, and oversaw the opening of a restaurant named after her, Julia's Kitchen in Napa, California. In 2002 she donated the kitchen from her Cambridge home to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here it will be restored as an exhibit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Although a strong supporter of classic French cooking, Julia Child changed her approach during her career to reflect modern needs and trends, such as cooking with less fat and red meat and focusing on meals that can be prepared quickly. Above all, she tries to increase the public's awareness and appreciation of wholesome, well-prepared food.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