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小朋友的日本加油!





地震後,各地捐款、物資不斷湧入日本,災區目前的狀況雖在改善中,但核災的擴大、家園與心靈的重建卻顯得長路迢迢。



前兩周我和我的廚房員工捐了一些錢給紅十字會,在此同時,學校裡有老師提議,應該把這樣的災難訊息如實地傳達給孩子,除了實質募款的金錢援助,更重要的在於情感與生命教育的養成。



對我,這是一個大課題。因為現在的孩子錦衣玉食,要他們感受別人受災的痛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記得校長震災後的學生朝會便提及地震的情形,當時六年級的大孩子群裡,竟冒出了「爽啦!」的回應,讓校長馬上正色糾正。回到班上,我問眼前這群小四的孩子,對於日本的地震了解多少。大部分的孩子都在新聞裡看到了黑色惡水吞沒農田的畫面,看到了波濤之中車船交疊、地上建物被連根拔起的倉皇,然而你一句、我一句的訴說新聞所見,讓我覺得這些畫面被新聞台「驚嚇化」、「綜藝化」得十分厲害──驚嚇、懼怕有之,那麼,人道與情感的層面呢?



那是很遠的地方,離我們很遠──這是小朋友們眼神裡告訴我的。他們沒有六年級大哥哥的玩笑叛逆,然而,對他們來說,那終究是一場遠方的災難,因為所有的訊息來自新聞畫面,這些畫面裡的人不講中文、輕易接觸不到,所以儘管對災情的嚴重程度感到驚懼,卻無法燃起他們心裡人道的關懷。當然,四年級的孩子還是很小的,我必須承認,可是,現在不教,換句話說,也就是讓他們繼續「無感」,直到有一天再也喚不回一點同理之心。











教,是當然要教,但怎麼教?好難。但話說回來,我是他們的老師,再難,這還是我的課題。學校馬上要發起募捐,我必須用有限的時間,告訴他們這個捐錢的動機在哪裡;而在這樣的災難裡,他們的位置又在哪裡。我打算先拉近自己跟他們的距離。首先,我告訴他們,我看到新聞畫面時,也和他們一樣感到驚悚、害怕,然後,擺脫新聞畫面裡綜藝化的佈局,我說,看著看著,老師就哭了……



當我說我哭的時候,小朋友笑了。可是,笑了一陣,當我開始說起為什麼哭泣,並有一點兒哽咽地停頓了幾秒之後,教室裡的氣氛開始有點兒變化。我說,發生災難的日本東北,老師在幾年前去過,並告訴他們那裡在災難之前有多麼漂亮,可是現在卻變成了人間煉獄。我說,真不敢相信眼前的畫面、美麗的城市,我曾經那樣一步一步帶著我的父母親慢慢走過。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社區也因為災難而上了新聞頭條,那些我們熟悉的人都因為災難消失了,我們該怎麼辦?











別冀望一次的情感教育能完成些什麼,事實上我預計用上兩、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慢慢進行我的教學。第二回,我順勢提到自己捐了一些錢給紅十字會,並向他們說明世界各地紅十字會的功能。接著,我告訴他們,其實每個月捐錢給慈善機構,是老師十多年來,每個月的例行工作。這中間包括流浪狗、受台東基督教醫院照顧的老人和原住民,還有兩個遠在非洲與越南的認養兒童。



這時候已經沒有玩笑聲,他們轉而注意老師接下來要說些什麼故事。我說,我只要一個月捐助 600 元,便可以幫助那個在越南的孩子一個月的衣食住行;600元,也就是你們到劍湖山世界校外教學一次所繳交的費用。非洲呢?老師那個非洲的孩子倒是很糟糕,世界展望會寄來他每學期的成績單,數學很爛、歷史只有十幾分,比你們遜很多,不過聽說這個小孩很會照顧動物……笑聲再度出現,但我知道,那笑聲開始有一點同情與理解。



















我違背世界展望會以及至善基金會規章言明,不得將認養兒童照片外流的規矩,應學生要求,把這十幾年來認養兒童的卡片、照片、成績單,都當作教材,一一秀給孩子們看了。我很對不起這兩個慈善機構,可是我很高興,我的情感與生命教育因此獲得了重大突破。接下來,回到震災,我帶孩子們上網找資料,在一些我過濾後的圖片裡,我一一介紹日本東北的受災情形,與那些他們在新聞畫面裡驚鴻一瞥的報導,有著什麼樣的因緣連結。



然後我告訴他們,老師一點兒也不在乎你捐了多少錢,因為你還不會賺錢。可是老師非常在乎,你是不是打從心底體諒這些處境艱難的人,以及感到受他們失去親人的痛苦。日本在我們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捐給我們好多錢,派了好多救難隊、送了好多物資給我們,今天他們發生了災難,至少,我們畫一張卡片鼓勵他們,這是我們一定能做到的!於是,我們開始構思卡片的製作。然後,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些成果。



















我告訴小朋友,畫完卡片、拍完照,這些檔案會隨著老師的 facebook,傳給日本的朋友,請他幫我們傳給認識的學校或老師,尤其是災區的小朋友。我告訴他們,當他們看到你們用心畫的卡片,一定會很感動。以前我們讀林海音女士的《請到我的家鄉來》裡頭,就講到日本,我順勢複習了一下男童節、女童節、鯉魚旗,還有日本的富士山、紅日旗和狹長的島嶼領土。這時有人問了,可以畫哆啦A夢給他們嗎?因為那是日本來的。當然可以,還不只可以畫哆啦A夢,忍者龜、鹹蛋超人、蠟筆小新、小丸子,任何你想得到的日本卡通,都可以代替你鼓勵他們的小朋友!



就這樣,這堂生命教育課終於一步步進入高潮!我也依照約定,將他們掛在學校網站上的作品,連結到一個日本朋友的臉書,加上幾個在海外唸書或看起來「交遊廣闊」的朋友,希望大家一起幫忙,把我們的小小關懷傳遞出去。接下來的每一天,天天都有人問我:有人回信了嗎?(他們指的是臉書上的回應)我說,老師每天都會上網去看看,一有回音,馬上告訴你們!不過我也告訴他們,這雖然是我們表達關心的方式,但在災區,或許沒水、沒電,更無法上網,等待這些「回音」,大家要有多一點的耐心。而且,重點是,就算沒有回音,他們的災難遠比我們的付出重大,我們這樣的付出,千萬不能希望人家有什麼報答。



用有限的時間在課堂上進行這些事,還是好難,我必須說。但我希望它是一顆顆愛的種子,從此在這些孩子的心底發芽。我要謝謝在臉書上所有幫我連結的朋友們,在孩子們的人生路上,你們和我一樣,都是願意伸出手,幫助他們成長的人生導師。





更多班上孩子們作品請點我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遲疑





這是最近賣出的提拉米酥,表面用南瓜子和胡桃做最後的裝飾,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整體說來,蛋糕小達人不管在蛋糕內部或表面的做工上,著實都有不少進步!



賣出蛋糕那天,正逢日本強震,看著一幕幕災難畫面,心情怎麼也好不起來。廚房這陣子生產了不少新產品、訂單狀況也不錯,然而我和員工兩人工作、吃飯、看著新聞,卻總覺得生活裡失落了些什麼。話說上週六清晨,我到市場買番薯。信步走著,看到地上一個年近八旬的老婆婆個體戶,跟前堆著的番薯還沾著濕濕的泥土;這堆番薯,想必是清晨才新挖出土的,我發現寶藏似地,立刻蹲下挑了起來。



我問,這一斤多少啊?老婆婆說,15 塊就好啦!「哇,真便宜!」我心想。老婆婆用道地的台語順口說:「別人都賣 20、25,只有我賣 15 啦!我跟你說,人啊,活到這把歲數還能工作,不能隨便亂漲價啊!」正專心挑番薯的我聽了一驚:好有智慧的老婆婆!如果我沒想錯,她要表達的是:人必須感恩這麼老了卻還能健在自如地工作,所以有賺就好,千萬不能有隨便漲價的非分之想啊!















這老婆婆智慧的話語,和我這幾日看新聞裡日本災民面對無情災難所表現的從容,頗有幾分相似的情調。記得那天在市場她告訴我,這些新出土的番薯要在太陽下曬個兩三天,曬乾點兒才好吃!回家之後,我照她說的做了,裝滿兩個大盤子,番薯便在院子裡曬起了太陽;週末陽光不小,曬了兩天,這些番薯早上蒸了吃,果然滋味甘美。



言歸正傳,回到廚房。除了提拉米蘇有了新造型,最近也接連賣出了幾個造型蛋糕。這幾「輛」湯瑪士小火車,蛋糕小達人不管調色、擠花,或是整體的打點、裝飾,都比做「海綿寶寶」時俐落精準。本來我們想嘗試「立體蛋糕」,把戚風蛋糕切片、組裝成一輛實體小火車;但一來做工很繁複,二來心情也不對,最後只做了圓形平面,卻覺得有點兒單調。蛋糕小達人靈機一動,想到正逢草莓季,於是擺上了一大堆草莓,讓顏色變得豐富,氣氛也變得歡樂些。















接著是客人指定的「蜂蜜雜糧」麵包,我們把所有可以稱為「雜糧」的東西都搬出來,也就是上圖看到的這些,能加的都按比例加進去了,烤起來效果還不錯,只是過程異常的費工!至於最後一種,也是客人指定製作的「馬鈴薯香料」麵包:先把馬鈴薯去皮、切丁、蒸熟、輾碎,再把它們平均地揉進麵糰;而這裡所用的香料,叫做「葛縷子」,吃起來有一股清香,加上馬鈴薯麵糰的細緻,這個嘗試效果還算不錯,只是這也和蜂蜜雜糧一樣既耗時又費工。



訂單狀況的確漸入佳境。不過,我和員工也漸漸感受到做生意困難的一面。我們總是盡可能和氣、謙恭地對待每一位客人;不過,並非每一位客人都願意真誠地理解、體諒我們的工作處境。蛋糕小達人只有一雙手、一個爐子,他已經極盡所能地每天早起、晚睡,將工作時間拉長,卻還是每天做得疲累不堪,每筆訂單似乎都做得匆匆忙忙。



我問他,這是你要的生活嗎?他想一想,搖了搖頭。可是他只能象徵性地搖搖頭,工作還是得做,因為他得靠這份工作賺取溫飽。至於我呢?騎車的時間少了、唸書的時間少了,就連一向早睡的習慣也必須跟著調整,這就更不用說我還有多少自由的假日。我問我自己,這是我要的生活嗎?我的心在搖頭,它說它也不知道。



這陣子因為重感冒、因為心情低落,因為鎮日看著災難報導,想到要放這些新照片到部落格,也實在提不起勁;心裡老覺得地球不遠的一端有人受著極大的苦,連基本食糧都成問題,而我們卻成天研究著該怎麼讓蛋糕更好看、更好吃,該怎麼讓麵包更鬆脆、質感更好,怎樣都覺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非常多餘。可是怎麼樣呢?這就是生活。也許,我們都應該積極地往正面思考吧,就像市場裡賣番薯的老婆婆一樣;比起遭受災難困頓、無法自由選擇的人,我們是太幸福了。但這就是生活,生活在我們的手裡、我們是生活的一環,當生活不斷變動、不斷往前,除了感恩,我們有時並沒有太多機會選擇,更沒有太多時間遲疑。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記得那日,蟬鳴入岩石





07年夏天,我們從東京搭東北新幹線,取道仙台,轉車到山寺、松島海岸。



這是日本俳句之聖松尾巴蕉三百多年前走過的路,這條蟬鳴幽靜、海天一色的「奧之細道」,也是當年我和朋友帶著爸媽到日本自助旅行的首選之路。松島的俳句:「静けさや,岩に滲み入る,蟬の聲!」──萬籟閒寂,蟬鳴入岩石──那蟬鳴聲猶在耳際;美麗的山景、秀麗的海岸,那個魯迅當年留學居住的城市,在我們的心裡寧靜、悠遠而美麗。



然而這一切,就在昨日午後,毀於無情的海嘯。看著新聞畫面,惡水一吋吋吞噬農田民舍;本該是個愉快的周末前夕,我掩著面、不停地掉淚,心裡好難過、好著急:那年夏天的蟬聲、萬籟閑適的午後時光,隨著洶湧波濤這一去,還能再回來嗎?











松尾芭蕉 (1644-1694),本名松尾宗房,生於今天東京的上野,文學史上被尊稱為「俳聖」。他與門人曾良於 1689 年從東京出發,以徒步方式往北到日光、松島、山寺等地,向西沿日本海而行,之後往南經新潟、石川,到達岐阜縣,歷時五月餘,走了約 2500 公里的路程。1694 年他完成了《奧之細道》這部日本文學史上旅行文學的經典,而《奧之細道》行經之路,遂逐漸成為俳句愛好者追尋芭蕉腳步之軌跡。



文學史上論《奧之細道》,皆讚其文辭優美、思慮清新;文中吟詠之短句、句句令人驚奇揪心,讀來令人對寥落的世間一切,深有所感。對於俳句,或許我們長久浸淫唐詩、宋詞,讀來可能隔了一層;事實上它的字數雖少、內容雖簡,然其美感,與其中對生活描繪的寫意與詩情,或許並未少於唐詩、宋詞。功於格律的中國古典詩詞,或許少的就是俳句中,那種文字本身的單純,和對生命淡然悠遠的渴望。











俳句通常要以簡單的動、植物入詩,配合季節的背景,營造一種對於故鄉之眷戀,或者儒慕樸素之物的單純感情。你光看卡通《小丸子》中,丸子爺爺不時吟詠的俳句便可略知一二。芭蕉的名句:「静けさや,岩に滲み入る,蟬の聲!」,也就是上頭照片裡我媽媽身旁岩石上的墨跡,譯為:「萬籟閒寂,蟬鳴入岩石。」又如:「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譯為:「古池塘,青蛙跳入、水聲響。」



老實說,簡單幾個字,讓我立即聽到屬於夏日的聲音,以及水底、岩邊,乃至於樹蔭下的清涼。不同的文學體裁,兼以民族性、邏輯思維的差異,實難將不同時空的文學作品相提並論;相較於俳句的精鍊,那或許是我們的詩詞必須花更多字數,才能營造的情境。話說回來,「奧之細道」雖美、芭蕉之行旅大體上雖愜意,不免有艱辛困頓甚或病痛潦倒的一面。他遺世絕筆的名句:「旅途病轉凶,夢魂神繞一重重,浮游曠野中。」大概能充分表現這種長年荒野寄情的憂傷。











到日本旅行那個夏天,是我生命裡工作、情感、健康都很重要的轉捩點。旅行途中,我一方面消化著長年工作疲累與情感起伏的雙重壓力,一方面細心地體會並珍惜每一分與父母相聚的光陰;旅行回來之後,我改頭換面、重整旗鼓,開始騎單車、運動健身,而有了後來的單車環德之旅。對我來說,或許潛意識裡,新聞畫面裡被海嘯無情吞噬的這一片美好山水,始終讓我深深眷戀與感謝。



災難後的重建之路遙遠漫長,三月的日本北方,可能還會飄雪吧;腦中閃過《老殘遊記》裡的情景:「對著雪月交輝的景致,想起謝靈運的詩:『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兩句。若非經歷北方苦寒景象,哪裡知道『北風勁且哀』的『哀』字下得好呢?」這時月光照的滿地灼亮,抬起頭來,天上的星,一個也看不見,只有北邊北斗七星,開陽搖光,像幾個淡白點子一樣,還看得清楚。那北斗正斜倚紫微垣的西邊上面,杓在上,魁在下……」



情感豐富的洪都百鍊生接著說道:「歲月如流,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人又要添一歲了。……國家正當多事之秋,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想到此地,不覺滴下淚來,也就無心觀玩景致,慢慢回店去了。一面走著,覺得臉上有樣物件附著似的,用手一摸,原來兩邊著了兩條滴滑的冰,起初不懂甚麼緣故,既而想起,自己也就笑了……」海嘯的威力,遠非黃河上強烈碰撞的的融冰可相比;重建之路的艱辛沉重,更不是幾滴眼淚與對逝去親人痛苦的呼喊可以承載。讓我們雙手合十,為不幸的逝者默哀,為倖存的生者祈禱;祈禱災難不再,祈禱美麗的夏日蟬鳴,有朝一日安然重回曠野中。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麵粉細琢磨





上回提到我那開安親班的研究所同學,每周固定向蛋糕小達人訂購小朋友們的營養麵包,使得蛋糕小達人每周必須在預算內想出一種新花樣。



我自己覺得這個磨練非常好:首先,他不能做必需後續處理的歐式麵包,因為補習班沒有人力、時間回烤,所以只能是鬆軟、現拆現吃的台式或日式麵包;其次,既有一定的預算,就迫使蛋糕小達人必須好好精打細算、控制成本,在保持品質的前提下,還能端得上檯面;最後,這些麵包都得宅配,這也考驗他的包裝功力,是否妥當無誤。



蛋糕小達人不是不愛台式或日式麵包,但相較於歐式麵包,他顯然對後者情有獨鍾;但我十分感謝同學提供他這個機會,讓手藝能更精進,我想,這是他磨練技術、耐心,成為偉大麵包師傅的大好機會!











繼第一次我們寄給安親班「法式牛奶哈斯」之後,接下來兩周我們推出了「核桃墨西哥」以及「葡萄乾肉桂捲」。這兩種可愛小巧的麵包,應該都算是蛋糕小達人經過創意與組合後的產品;和以前一樣,他堅持不加會讓麵包變得鬆軟的「麵包改良劑」,而以自製老麵、蛋黃和牛奶來代替,維持麵包的鬆軟。











「核桃墨西哥」麵包上頭的「奶油層」,和一般的菠蘿麵包原料相同,只是成分比例有異;但它比較方便,調好奶油後用擠花袋整齊繞圈擠上即可。上面放一點核桃則是蛋糕小達人的構想:他覺得,一般孩子不見得喜歡或主動想吃堅果,但硬將它們放在甜甜的麵包上,小孩也就不得不將它吃進去。所以這一來,牛奶、蛋黃以及堅果都吃到了,這一個小小麵包就不只是一份甜食,而具有相當程度的營養價值。



至於「葡萄乾肉桂捲」,是以肉桂粉和葡萄乾包裹在麵糰裡,先將麵糰擀平、捲起,再切段、入烤而成。我原先擔心肉桂味道太濃,會讓小朋友退避三舍,但我自己試吃的結果,肉桂有其香卻極其清爽,應該不是問題;倒是不敢吃葡萄乾的我,仍得將它們一顆一顆挑掉。蛋糕小達人說 Costco 有賣肉桂捲,而加入葡萄乾應該是他自己的創意,希望讓口感豐富一些。我記得英文老師說過,他們在家鄉年節吃的蛋糕、派,有好多都喜歡加上肉桂,但願這個嘗試小朋友也能喜歡。











不過,當我第一眼看到這麵包時就笑了,他擔心地問我:「會不會太像菜市場的十元麵包啊?」老闆止住笑,故作權威狀:「呃…是有點像啦!但看起來比較有氣質!」還好我的同學大致了解這些麵包的製成,所以也給了我們充分的信任。單從外型來看,實在很難跟人家解釋這和菜市場的十元麵包差別在哪裡;然而,我覺得如果我是家長,應當會很在乎自己小孩在安親班到底吃了哪些點心!我們學校附近有家安親班,甚至為了張羅小孩的點心,而自設了一個麵包工廠,可惜聽說品質不佳。我們都覺得:做麵包就像教育,販賣的一樣是良心,同學安親班的家長們如果知道這每一顆麵包是這樣繁複而用心的製成,大概半夜也會來排隊爭取報名上課吧!















最近各種原物料紛紛漲價,我們的確也感受到了壓力;然而廚房才剛開始營運,價錢訂了,也實在不好意思隨便漲價。所幸我們做的大半是無糖、無油的歐式麵包,且在家裡製作,無須負擔店租。我最近觀察我的員工,各方面是長進了不少;至少自己能操控的變因愈來愈多,不再是剛開始懵懵懂懂、必須遷就各種客觀因素的稚嫩生手。



也因此,不止新麵包的種類逐漸增加,就連造型生日蛋糕,也繼上回的「海綿寶寶」之後乘勝追擊,接下好幾個不同的訂單。像今天,一個好朋友的寶貝過生日,他便完成了一個史努比巧克力蛋糕;至於下周,還將陸續完成三「輛」湯瑪士小火車造型蛋糕──這個難度比較高,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我記得以前高中時有個老師,鼓勵我們這些讀文組的學生說:「文史細琢磨,就中日月長」;後來,我果然也在文史的研究領域打滾了好多年;而現在,或許我應該鼓勵我的員工:「麵粉細琢磨,就中日月長」──但願某一個打開烤箱、浸淫沉思的片刻,他亦感到這裡頭深有趣味,值得用生命的熱情來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