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我的懶人國





不知道是氣象報告不準確,還是我聽錯了?總之寒流沒來,冬日下午卻出現了難得的暖陽。我見機不可失,趕緊換上背心、帶上墨鏡,轉移陣地坐到院子裡寫德文作業。



這整個冬天實在很悶,皮膚曬不黑不打緊,還飛快地一吋吋白回來。偶爾看到夏天在德國騎車的照片,恨不得把當時的太陽一起裝在行李袋中帶回來──能天天在太陽下騎上八小時的車,這樣的幸福似乎早已離我遠去。



如果每個人能被上天應許一塊夢土,我的夢土上應該會是艷陽高照吧!來看看童話裡的夢土,這是上週讀的:







Das Schlaraffenland‧懶人國



Es gibt ein fernes merkwürdiges Land, in das viele Leute gern auswandern wollten, wenn sie den Weg dahin wüßten. Wer das Land betreten will, muss sich erst durch einen großen Berg von Reisbrei durchessen. Danach sieht er wunderbare Dinge:



有個遙遠奇異之境,許多人們想一探究竟。不管誰想踏上此境,都需通過一座巨大的「稀飯山」,而且保證不被它給吞噬。安然通過之後,便能看到以下奇景:



Die Häuser sind aus Barten gebaut und die Dächer mit Pfannkuchen gedeckt. Die Gartenzäune bestehen aus warmen Würstchen. In den Bächen fließt Milch und am Rand der Bäche stehen Büsche, auf denen frische Brötchen wachsen. Aus den Brunnen fließt guter Wein, und die Steine auf dem Weg sind Käse. Tauben, Hühner und Gänse fliegen gebraten in der Luft herum und den Hungrigen gerade in den Mund hinein.



那裡的房子是用烤肉做成的,屋頂是一片片煎餅所拼成;至於籬笆,則豎立著一根根溫熱的小香腸。河上漂浮著牛奶,河的四周長滿灌木,新鮮的麵包在灌木叢中生長著。美酒如泉水般湧出,路上的石頭以起司做成。烤好的鴿子、雞和鵝,漂浮在空中,讓飢餓的人可以立即享用。



Auch Schweinchen laufen herum, fertig gebraten zum Essen. Die Fische in den Seen sind schon gekocht oder gebraten und kommen ans Ufer, damit man sie leicht fangen kann. Es regnet nicht Wasser, sondern Honig, und es schneit Zucker. Die schönsten Kleider und Schuhe wachsen im Wald auf den Bäumen, man braucht sie nur herunterzuschütteln.



烤好的乳豬到處亂跑,隨時可吃;湖裡或烹或烤的鮮魚飄到了岸邊,人們輕易可取用;天上飄的不是雨水而是蜂蜜,糖蜜則取代了冬雪。最美好的衣服與鞋子長在森林裡的樹間,人們只需搖一搖便能取得。



Was machen die Menschen im Schlaraffenland? Vor allem dürfen sie nicht arbeiten. Wenn jemand zu fleißig ist, muss er das Land wieder verlassen. Der Faulste wird König. Wer besonders lange schläft, wird dafür belohnt, und wer eine Lüge sagt, bekommt Geld dafür. Das Beste im Land aber ist ein Jungbrunnen, in dem alle alten Leute baden, um wieder jung zu werden.



懶人國的人們做些甚麼呢?大體來說,這兒是禁止工作的!只要有人過於勤奮,將被逐出國境。最懶的人可當國王,睡得最久的人亦可得到賞金,而誰只要說了謊,一樣能獲得獎金。國境中最好之物是口不老之泉,人們只要在此沐浴,便能永享青春。



Wie schade, dass kein Mensch den Weg ins Schlaraffenland kennt!



可惜的是,至今尚無任何人知道通往懶人國的路。







故事結束。我對於故事中「稀飯山」這件事感到很有趣:如果文中作者刻意地將現實與夢土作個對比,想來在未到達幸福的懶人國之前,大家都在稀飯山的黏稠裡掙扎啊!這裡的稀飯非但不是給人吃的,反而是會吃人的;不知道班上小朋友這張創意畫裡的挖土機,能不能神勇地將稀飯山給挖開?還好我一點兒也不想到懶人國去當國王,我的夢土只是,你知道的:陽光!陽光!陽光!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誰來晚餐?





上個周末提早與英文老師、德文老師歡渡平安夜。今年蛋糕小達人推出了全套法式料理,所以宴客幾天前就開始忙了。



幾個星期之前,英文老師招待我們看了梅莉史翠普主演的電影《美味關係》(Julie & Julia),本來蛋糕小達人要以劇中名廚茱莉亞‧柴爾德 (Julia Child) 的名菜「勃艮第紅酒燉牛肉」作為答謝,可惜他們少吃牛肉,而德文老師也不吃牛肉,最後只能尋找替代主菜。



上週五忙完甜點、熬完洋蔥湯,各式食材就緒後,我們將餐桌搬到客廳,不再似往年擠在狹小的飯廳;聖誕樹旁的餐桌擺上一束暗紅色小雛菊,加上四周的聖誕小飾物,乍看還真像高級餐廳一角。















擺設不難,但要兼具格調與熱鬧就不太容易;今年主要以燭光取代電燈,所以各式小燭台很多。倒是餐桌桌巾我用熨斗燙了很久,旁邊還是顯得有點兒皺,應該是材質的關係。英文老師選在星期六光臨,德文老師則在星期日前來,所以我們要把同樣的菜色連上兩天──結論是:為了身材著想,連續兩晚的大餐,這兩天中午我們得空腹忍耐一下。



閒言少敘,來看看今年聖誕大餐的菜色吧!







前菜一:香煎雞肉沙拉佐地中海油醋醬


英文老師不習慣吃雞腿,所以將雞胸留給他們,我們和德文老師則吃雞腿部份。小小一隻春雞,端賴蛋糕小達人的去骨功夫,最後不管是雞胸或雞腿,都還算鮮嫩多汁,配上油醋醬,味道還算能搭上。







前菜二:法國麵包佐香草奶油


奶油裡所加的的百里香和薄荷是自己種的,新鮮香草採下之後洗淨切成碎片,再與奶油攪打過,然後做成奶油條冰鎮備用。這種香草奶油用來塗麵包,特別有種清香的風味;可惜法國麵包宴客前一天烤失敗了,只好臨時出去買現成的,所幸味道還可以──無法全套餐點百分百自製,有點兒美中不足。







前菜三:傳統法式洋蔥湯


洋蔥切成細絲之後,用奶油煎上一小時,等變成褐色之後,再加入牛骨高湯熬煮至完全軟爛、入口能化的程度。放在洋蔥湯上的老麵包片,上頭本應鋪上起司條,在湯盛入獅頭碗後還要入烤箱再烤一下,讓麵包和起司焦黃香脆,不過我們沒有起司條,所以這回改以起司粉代替。







主菜:明蝦鮭魚佐地中海油醋蕃茄泥


購買鮭魚排時,取尾巴部分三分之一截,去骨之後成上下兩片,再斜切成單人份大小。魚和蝦都要先煎過,加入白酒,之後魚排還要再烤過,將肉的鮮美鎖住。至於醬汁,主要以橄欖油、蕃茄丁調製,加入各式調味,有去腥和提味的功用。醬汁平鋪在鮭魚排下面,所以畫面上無法清楚看見;醬汁是法國菜的靈魂,第二天給德文老師的醬汁比較成功;所以結論是──
同樣的菜色,第二天到訪者想來比較吃香,呵呵~~







甜點:四季拼盤


我嫌太花俏了,事實也證明吃得很撐,不過蛋糕小達人說他看過很多法式甜點食譜,類似的大拼盤組合其實還不少。甜點取名「四季」,春天以布丁代表,夏天是冰淇淋,秋天是栗子蒙布朗,至於冬天則是草莓。蒙布朗做了兩次,第一次的卡士達醬調得太黏、太甜,只好重來;而布丁整個口感偏硬,也是美中不足之處。至於冰淇淋,同事提供了昂貴的 Häagen-Dazs,巧克力混合碎餅乾口味,滋味好得完全無可挑剔。











飽餐一頓,賓主盡歡;我想想,與其說是聖誕大餐,不如說是謝師宴。英文老師離鄉背景,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只是想在這個寒冷又思念的季節裡,藉此聊表一點兒心意。與他們的聚會,我們還邀了一位同事作陪,從前同事和我一起去上英文課,現在她得專心照顧家裡的貝比,所以找她來和英文老師敘敘舊。至於德文老師,平常花了許多精神教我,她離開德國之後,大概也難得過一個家庭味兒濃厚的聖誕夜,所以請她專程過來。



很神奇的是,吃完這兩頓飯,我竟一點兒也沒有變胖,或許是盤子洗太多吧,據說洗一個盤子可以消耗四小卡熱量,所以吃完大餐後的洗盤子工作,我總會搶著做。冬至剛過,聖誕腳步將近,想好請誰來晚餐了嗎?不管請誰來,但願朋友們彼此珍重,讓年年有今日,日日皆平安,Merry Christmas & a Happy New Year!!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Time Flies





時間真快,一年又將盡。



大門口的枯木花圈兒已經兩年沒換,這回索性整個拆下來,套上蛋糕小達人自己折的樅針花圈,並綁上有點兒褪色的緞帶,於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聖誕花圈就做成了。



佈置完聖誕樹、聖誕花圈,輪到櫃子裡一干聖誕飾品出來透透氣。家裡實在太小,只好櫃子上、書架前隨意亂擺。











這些小擺飾長長短短都跟著我們有好幾年時間:除了朋友們的贈禮,有從各地飾品店或 IKEA 買來的,也有這些年旅行陸續從歐洲帶回來的。從前台灣是歐美聖誕飾品很重要的生產國,但這外銷市場大概早已讓給了中國;台北的飾品店裡,碰運氣可以找到美麗精緻、價格又便宜的飾品──會很便宜,大概本身有些小瑕疵、無法外銷,但在我們看來實在瑕不掩瑜。



前兩年,我們看英文老師家裡的聖誕飾品少得可憐,於是帶了一批送給他們。來台十年,當年他們只從加拿大帶了些家人自製的飾品,大概也不知道台灣買這些飾品的門路,於是年年依靠這些家鄉的舊飾物來過節。前兩年的平安夜,邀請他們來家裡吃飯時,看到我們屋裡擺得滿滿的飾品,兩個老師顯得驚奇又心動,於是我們整理了一些割愛──其實我當時只是想著:比起我們,這些東西對他們更重要。















上圖左邊這棵鐵樹,是 06 年從奧地利帶回來的,印象中不很便宜,可能要好幾歐元;右邊這棵「燭台樹」,則是在台北「鑫美」買的,樹後是個小燭台,不過樹上掉了一顆小鈴鐺,算是瑕疵品,所以大概一歐元不到的價錢就買到了。兩棵來源不同的樹,現在放在一起,看來倒像是一對兒。



去逛逛歐洲的聖誕市集,一直是我們多年的心願,就我知道,德國有好幾個有名的聖誕市集;無奈十二月不是個公務員出國的好時機,等到夏天有時間好好出國旅行,只能在昂貴的飾品店找到存量有限的聖誕飾品。不知道走在冰天雪地的聖誕市集裡是甚麼感覺?對我來說,這似乎是個遙遠的夢。











上面這個木製的「搖擺聖誕老公公」,是個音樂盒,兩年前英文老師送的;上緊發條的時候,他會左右搖擺,十分可愛。至於下面這兩個麻繩編織的心形球果,則是英文老師的母親手工縫製,當初我們給了他們一大堆飾品後,老師心裡過意不去,便將這飄洋過海的寶貝回贈給我們。儘管她說母親縫製這樣的飾品又快又簡單,對我們來說卻比甚麼都貴重。



回憶總是這樣一段段地加乘、累積,特別是屬於聖誕節的回憶,總顯得單純而美好。猶記去年平安夜洽是星期三,在台灣,兩位英文老師仍得工作、沒有假期,於是我們做了幾道菜,算準時間連夜送過去,看到抱著佳餚而至的小天使,當場讓他們感動掉淚;時光飛逝、一年容易,今年平安夜在周四,我們決定不再當快遞小天使,提前在這周六將他們接到家裡,好好吃一頓。















對我來說,逛逛冰天雪地裡的聖誕市集是個遙遠的夢;對長年漂泊在海外的英文老師來說,回家鄉好好過節,似乎也是個遙遠的夢。夢很遠,但至少我們都能快樂地編織夢想,比起戰火中的人們,這已是莫大的幸福;而且,相信聖誕老公公的雪橇無遠弗屆,當麋鹿不遠千里、叮叮噹噹越過山野,美麗的夢便能來到眼前。



Time flies,架上這些飾品都不會說話,只是年復一年、靜靜地伴著我們;夢境裡的聖誕節一樣任雪飄零、安靜無聲,不過,或許在這個充滿想念的季節,寧靜是最好,也是最美的祝福。

Merry Christmas & A Happy New Year!

Fröhliche Weihnachten & Guten Rutsch ins Neue Jahr!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為愛朗讀





好久沒有享受如此寧靜卻又胸中沛然澎湃的假日,因為連續看了幾部好電影。



從前當有人問我喜歡看哪一種類型的電影,我總無法具體描述;大概我只能說出自己不愛的類型:鬼片、逞兇鬥狠的打鬥片、搞笑賀歲片……等等。直到這些年,漸漸能拋開電影本身呈現的模式、敘事手法,回歸單純的欣賞;而歸納愛看的電影似乎有個特點,就是:它們大都認真而執著地演繹著某些情節,而那些情節恰好呼應了自己某部份的生命經驗,從而讓自己深深感動。



因此,從以前非得看些得獎大片或作些形而上深刻思考的電影,我有了一些轉變──鬼片裡可以找到感動,打鬥片、喜鬧劇,或者從前不屑一顧的商業片,任何題材、任何時間空間營造而成的故事,似乎都能找到讓人動容的元素。











表面看是同志電影的《永久居留》,探討許多面對死亡的問題。男主角從小被算命師斷定只能活到三十歲,自小對死畏懼;卻在長大之後發現自己喜歡的是男生,而更糟的是,這個令他著迷的男生,還是個不折不扣的異性戀者。故事在一段永無結局的愛情追逐中發展,主角歷經了身邊至親的死、戀人的死,在同志族群看似遊戲人間的華麗生存模式與包裝下,電影將人面對死亡的恐懼及真情,解析得扣人心弦。



我喜歡這樣的故事和佈局: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永遠最動人,一段無法修成善果的愛情總令人更沉醉;就如同騰達順遂的人生乏善可陳,人總得在衝突和無法突破的障礙之間,讓生命的故事講起來具有張力。











假日所看的第二部影片《再見,列寧!》,是德文老師借給我的。我的德文課正講到柏林圍牆,某些柏林的景點,夏天時我才拜訪過,於是老師想起她有這麼一部片子。故事敘述一個在柏林圍牆倒塌前,偶然因心臟病發作而陷入昏迷的東德媽媽,奇蹟似地在兩德統一之後醒來。由於這母親一直是個忠貞的共產黨員,孝順她的兒子深怕母親醒來之後發現東德已走入歷史、無法承受,於是編造了一個漫天大謊來安慰媽媽──放心,一切沒有變,您仍然活在偉大的東德,整個世界都向我們看齊。



由於媽媽只能臥床養病、無法出戶,於是他把母親的房間改成舊時的模樣、費盡辛苦購買從前流行的食物(舊時超市已倒閉),模仿並自行錄製共產鐵幕下的電視新聞錄影帶,以有線電視佯裝國營電台(其時東德電視早已停播),挖空心思安排並說服媽媽的故舊來探望她,用盡一切方法營造東德仍然存在的假象,以安慰剛從鬼門關前走一遭、無法再接受任何刺激的老母親。



結果可想而知。當媽媽日漸康復、能下床了,拉開窗帘、看見了大樓牆上可口可樂偌大的廣告看板,她開始感到疑惑。但孩子決定欺騙到底,於是告訴她可口可樂原是東德多年辛苦研究的產物,只是為了賺錢、秘密賣給了西方世界;他並將柏林圍牆倒塌的新聞,經過剪接、重述,透過與電視台同事杜撰拍攝的錄影帶,解釋成西方世界的自由生活因過度糜爛,資本主義已到窮途末路,於是不滿的西德人紛紛推倒圍牆、投奔東德,準備以共產世界之勤苦與努力為師。



母親在這個甜蜜謊言所營造的喜悅裡,生命安然地走到了盡頭,至死依然相信兒子所編造的這一切。整個片子在看似搞笑的情節中發展,尤其主角夥同電視台同事,模仿東德新聞播報語調錄製成節目這一段,簡直令人噴飯;奇怪的是,這片子卻讓人一邊笑、一邊眼中帶淚,它觸動觀眾思考人生價值的各種面向,撼動所有以西方世界為出發點的政治正確,在一股歡慶兩德統一的時代潮流下,這影片顯得異類,卻發人深省。















接下來這部片子,就更有名了,是去年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這片子很多人看過,大概不用我多解釋;我知道很多人是一邊拭淚、一邊看完這片子的。看這片子時,我也哭得稀里嘩啦,不過,我倒是一路猜想片子會怎麼做結束?──當主角一步步深刻體會替別人「納棺」(大殮) 的工作點滴,一再從別人的故事裡洗滌自己,那麼自己心裡的結呢?



沒錯,劇情最終得回到自己身上。當幼時背叛母親、離家多年的父親傳來死訊,他帶著恨意,勉強說服自己去認屍、辦後事,看到別的禮儀師如何粗魯地處理父親遺體,進而接手過來自己處理,直到扳開父親僵硬緊握的雙手,發現他死前手心緊握著石頭──原來父親欲以小時候父子間的握石遊戲,告訴兒子離家多年之後的落魄心情,以及無顏面對親人的半生窘迫──我相信這個父子連心的情節,傾刻能讓所有觀眾陷入淚海。



哭完之後,我想,這電影要講什麼呢?不是「納棺」這個特殊行業、不是父子親情,也非對舊時光的緬懷;我想,它要告訴我們,生命的真正價值,沒有比體諒及寬恕更能讓人珍視與動容;不管對朋友、對情人、對親人,甚至對自己都是如此;而這些努力,沒有任何例外與捷徑地,全須靠自己一點一滴對過往罪愆的回溯,用生命本身努力地,一小步、一小步地完成救贖。















最後這部片,大概又比《送行者》更有名:在同一年的奧斯卡獎典禮上,凱特溫絲蕾 (Kate Winslet) 因其精湛的演技,抱回生平第一座女主角小金人。《為愛朗讀》這片子很多人看過,劇情大概也不用我多解釋;與《送行者》一樣,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深情、感動以及錯誤,都必須憑藉後來更多的包容、珍惜與彌補,才能慢慢完成生命救贖的歷程。



短短幾天要消化這幾部電影,說實在情緒有點來不及調整,卻也意外地讓自己的心能重新整理、重新顯得易感易觸,如蝶翼般振動翩然。除了這四個片子,其實還看了一部《追風箏的孩子》,但因為我太喜歡它的原著,看著模擬書中情節與場景所拍成的電影,總感覺情節沒有搔到癢處、整體氛圍亦無法如書中所醞釀的張力來得淋漓盡致,也許原著先入為主的觀念,讓我無法重新欣賞它。



電影總呈現生命許多面向的思考,《為愛朗讀》裡的小男生與《送行者》中的禮儀師所要面對的人生選擇,一定曾在選擇的當下使其心沉重無比;相對的,《永久居留》裡一輩子追求一段不可能愛情的執著,絕不會少於其面對死亡的勇氣;而同樣的堅毅與勇氣讓《再見列寧》裡的孝順兒子,因為愛,寧願大費周章為母親、也為自己編織如許甜蜜的謊言。生之價值何處覓?人的生命如此渺小,潛藏其中、未露其外的勇氣卻總能源源不絕。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點亮聖誕樹





上個月,從 Hola 新買了一棵四呎的聖誕樹,夾雜松針與核果的造型,要價 4200元;家裡那棵用了十幾年的老聖誕樹,正式退隱山林、走入歷史。



我和蛋糕小達人去挑樹時,在四呎樹和六呎樹之間猶豫了一下。六呎樹比我們的身高還高,雖然家裡的客廳已挑高,但恐怕還是過於巨大;最後,想到家裡有個木頭聖誕樹台,所以選了這棵四呎樹。



聖誕節對我很重要。我從小在教會裡學琴,熟悉教會一切活動:星期天的主日學、合唱團司琴、聖誕晚會,對我而言,那是一段遙遠而美好的記憶。







當時,不只學琴,我們跟著牧師研讀邵義強的《西洋音樂史》,為考國中的音樂班做準備,記得那時我是國小五年級。我在小小年紀,便清楚知道歐洲歷史的梗概;所以當我發現今天的小學生,到了高年級還不知道台灣與中國的區別、不知道美國英國在哪裡,心裡其實有點兒不能接受。當小孩子滿頭滿腦只有東京、台北以及網路上的次文化,我真替他們何時能認識這世界感到憂心。



我不是基督徒,不過小時候這段經驗,加上大學時代以閱讀《聖經》來學習英文,使我對這個宗教所衍生的節日特別具有濃厚的感情。家裡有幾個櫃子,是專門放聖誕飾品的:幾次去歐洲意外買到的飾品、加籍英文老師的媽媽手工縫製的松果,以及蛋糕小達人年年添購的小飾品,都是年年要輪流在聖誕樹上亮相的珍寶。認識我的人知道我喜歡卡通人物史努比,但很少有人知道當史努比在聖誕節出現──我的意思是那種結合聖誕節與史努比的飾品──我一定會奮不顧身想擁有。























《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 影集裡的夏綠蒂因為愛上哈利,準備皈依猶太教、拋棄聖誕節的傳統那一刻,嬌嗔地向猶太教長老要求可否保留聖誕飾品時的渴望,以及遭到拒絕之後的感傷,我完全可以理解──這個從小在聖公會長大的虔誠教徒與堅貞愛情的信仰者,發現此生原來只有聖誕節能與她的愛情相抗衡。



客廳的聖誕樹裝妥好幾個星期了,因為前陣子校慶過於忙碌,既無暇、也無閒情逸致一口氣將飾品裝上;再過幾天吧,會抽空慢慢把飾品從櫃子裡取出來、一一垂掛,而門口的樅樹花圈也該清理及更新了。這幾日,天氣漸漸冷了起來,一年告終,終於有一種強烈地想要好好靜下來、休息、過節的渴望,縱使現實生活中我依然每天忙得跟顆陀螺一樣。



影集裡夏綠蒂渴慕聖誕節的劇情,讓我回顧自己一生至此,某些在心底深處相互抗衡、令人難以取捨的嚮往和選擇,而這當中,的確很難找到能與聖誕節這般單純、乾淨與美麗之事相比擬者。從我在教會學琴、讀音樂史的十歲年紀,一眨眼三十年如電光火石;當所有的人生大小事一一改變,求學、感情、立業,不變的似乎只有聖誕節的美好。生命裡能有那麼一、兩件事單純美好、恆久不變,想起來真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