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ㄅㄨㄅㄨ環德(12):莫札特一瞥
離開美麗小教堂所在的伯徹斯加登(Berchesgarden),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距離莫札特故鄉薩爾茲堡(Salzburg)只有100公里路程的奧地利湖區小鎮哈修塔特(Hallstaat)。
意思是,接下來兩到三天,我們將暫時離開德國,前往奧地利。奧地利的公路與德國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收費──在行前沒有做足功課、不知道任何收費規定,又不想再花腦筋、只想省錢的前提下,我們聽從Tomtom的建議,避開所有可能收費的路段,走入僅可勉強會車的鄉間小道,一面欣賞美景,一面順利地進入了奧地利。
很難想像GPS公司如何用厲害的衛星技術,幫駕駛人規劃所有符合需求的路線;只知道當美麗的繞山小道走盡,哈修塔特的湖光山色已倏地出現在眼前。
旅行過了一半,那麼,我們現在到底在哪裡呢?抵達德國之後,我們先北上科隆(Koeln)、阿亨(Aachen),沿著萊茵河南下到科布林茲(Koblenz)、海德堡(Heidelberg),再往西南,到邊境上的溫泉勝地巴登‧巴登(Baden-Baden),接著進入法國亞爾薩斯省的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與科瑪(Colmar)。離開法國之後,穿越了黑森林南邊,到達環保之城弗萊堡(Freiburg),之後再沿著南德邊境、繞過波登湖(Bodensee),到達東南邊境上的小鎮伯徹斯加登(Berchesgarden),並從德國的東南邊順利進入了奧地利。
哈修塔特(Hallstaat)位於奧地利中部偏西北的湖泊區,和國土西北角的薩爾茲堡(Salzburg)地區,是奧地利傳統的鹽礦區。在德文中,「salz」是「鹽」的意思,Salzburg顧名思義就是「鹽之堡」;而「Hall」在古賽爾特語中,也是「鹽」的意思,所以Hallstaat就是指一個「在鹽礦之上的國度」。來自北歐的塞爾特人(Celtae)在西元前2000年就已散居在歐洲各地,直到西元前300年左右,他們已經統治了歐洲大部分地區;經過歷史上多次分合,有一段時間,整個奧地利、南德,正是塞爾特人統治歐洲的核心區域。
哈修塔特採鹽的歷史,最早可溯及西元前1200年;一直到西元前800年的鐵器時代來臨,鹽礦的開採終於擺脫青銅器,獲得了更多的突破。這個歐洲心臟地區,並非一直為塞爾特人所有,羅馬人的興起,與後續巴伐利亞人的入侵,都讓這個世界現存最古老的鹽礦區,陸續受到不同語言與文化的衝擊。1997年,聯合國將哈修塔特這個湖邊的美麗小鎮與其後山的古老鹽礦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參觀地底鹽礦區,今天終於有機會進入昔日的礦場,一探究竟。
深入地層之下的鹽礦區,廣佈在哈修塔特的後山地底,必須先搭乘纜車上山,走上一段長長的山路,才能到達。包含坐纜車上山、進入地底鹽礦通道,一個人大概是20歐元左右,全程有導覽人員以德文、英文交替講解。坑道內的氣溫,只有攝氏八度上下,所以按照規定,我們都得穿上特製的保暖衣。原本我還以為全程可以輕鬆地坐上軌道車參觀,沒想到坑道內大部分需以步行的方式走過,而在礦坑裡高低落差極大的地方,有長達10公尺到數十公尺的「木頭溜滑梯」可以滑下去,非常有趣。
在這個深入地底的鹽礦坑道裡,奧地利政府將它變成一個採鹽歷史的博物館:導覽者鉅細靡遺的解說,從歷史、生活、溫度,講到經濟、工具與探勘,講累了,便引領參觀民眾到一個較空曠的區域,此時,立即有各式各樣的影片,透過投影機,在地底下播放。配合坑道週邊營造的燈光效果,舊時採鹽、濾鹽機具的陳設,整個地下鹽礦坑道簡直是一部豐富的塞爾特人鹽礦生活史。最後,在出口的地方,有一小段鹽坑軌道車可以乘坐,它連接到出口區,也結束了近一個半小時的參觀。
奧地利政府如此細心地維護歷史,與她境內我們曾參觀過的音樂家故居如出一轍,令人相當佩服。在出口處,每個人還獲得一小罐精緻的「哈修塔特岩鹽」作為紀念。根據2005年奧地利官方的統計,哈修塔特的居民人數,只有950人左右;據說這裡的居民遷徙管制相當嚴格,除非有人遷出並經過嚴格審核,要遷入並不容易。在不改變天然景觀的前提下,這裡每年為奧地利政府賺進大把鈔票,說她是奧地利旅遊的金雞母,一點兒也不為過。
我們順著步道走下山去,天空正好飄來一陣雨。我們趁著這陣雨,在街邊坐下來吃pizza。這裡美麗的山光水色叫人留連,夥計更是清楚記得從前拜訪過的每個角落、每個商家,一路如數家珍。身處這種只在風景明信片與月曆裡會出現的絕美環境,的確很難與現實世界做連結,然而它卻真真實實存在那裡,週遭一切彷彿千百年來沒有更迭。雨後,烏雲散處露出天光,我端詳著水波雲影,心思飄到很遠的地方。
逛完哈修塔特小小的街區,只需要短短20分鐘。緊臨著哈修塔特湖,整個小鎮傍山而立,所有房子層層疊疊,依著自然的山勢,高低起伏,目不暇給卻不嫌擁擠。走在小小窄窄的街道上,俯仰間都是美景,轉個身、任意按下快門,處處皆令人驚艷。這樣的視覺與構圖經驗,實在難以用言語描述。我和夥計也很驚訝的發現,其實新增的商家寥寥可數,連許多舊屋子的舊擺設,時隔多年,夥計都能一眼就認出來,就在這裡、在那裡,他曾怎樣的認真取景拍照。
06年我們從薩爾茲堡坐兩個半小時的公車前來,當時在薩爾茲堡等車時,我們認識了一對來自台灣的年輕女孩,為了省錢,我們一起買公車團體票來回。七年過去了,除了我們的年紀增加、白髮變多,這裡,似乎一點兒都沒有變。走上山坡的教堂,俯瞰櫛比鱗次的小鎮房屋,望著湖水對岸雄峻的高山,特別容易讓人感受到無邊的寧靜。湖邊的群山,千百年來,就這樣,把這裡保護得好好的,每一段異族與異文化的入侵,對她都是難得的養份。
離開哈修塔特,我們將今晚落腳的目標暫時設定在薩爾茲堡;但薩爾茲堡是個大城,住宿肯定不便宜,因此沿路找旅館,在接近薩爾茲堡的郊區住下來,應該是最好的選擇。豈料從哈修塔特往薩爾茲堡,沿路都是湖區美景,這是奧地利著名的湖濱度假區,大大小小的湖泊共有十來個;湖邊一家家旅館詢問的結果,雙人房一晚80歐元,已是最低價,有個湖邊小鎮上頗具歷史的老旅館,一晚竟要價140歐元,這讓我們開始為今晚的住宿感到憂心。
車上,信仰虔誠的Vivian開始低頭禱告。
山路迂迴,就在將離開聖沃夫岡湖(St. Wolfgangsee)的山坡上,我們停下來詢問一家叫做 Pension Mozartblick (「莫札特一瞥」民宿) 的旅館。不知為何,立於湖畔的小山坡上、視野這樣好的旅館,竟然一晚一個雙人房不到60歐元,而且整個旅館似乎還有許多空房。Vivian的禱告果然奏效了!我們順利入住後,驚訝地看著誠懇篤實的老闆一家人,七手八腳幫我們立刻換上新床單、重新打掃房間,感覺上這兩間房已經很久沒有人入住了。即便如此,房間也還是乾淨的,他們卻堅持要將床單、枕頭套重新換過,熱誠待客的心意令人感動。
走入房間一看,遠山與半個聖沃夫岡湖盡入眼底,視野之好,確實是這次旅途中所入住的旅館之冠。穿著傳統阿爾卑斯吊帶短皮褲的老闆父親,熱絡地過來和我們聊天,詢問我們的旅途梗概,並告訴我們穿這吊帶皮褲的好處;笑臉迎人、頭髮已花白的老闆母親,則祝福我們在她的國家有一段美麗的時光。運氣,似乎一直和我們站在一起,山窮水盡之際,眼前便突然有了亮光──而這次,在這個距離音樂神童故鄉薩爾茲堡不遠的小鎮上,是莫札特不經意的一瞥,帶來這溫暖美好的光亮之源。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ㄅㄨㄅㄨ環德(11):我們也能嗎?
旅行到中間,開車與停車擺脫鬼打牆的情形,漸入佳境,應該記錄一下我們一路上遇到的交通狀況。而某些我們經常遇到或容易混淆、誤解的號誌,也應該提醒自己並跟朋友們分享,或許能對往後有機會在德國開車的朋友們有所助益。
這回我們有三個人換領國際駕照,由Hubert和我擔任第一駕駛和第二駕駛,在租車時,我們必須各自花費28歐元來投保。在法蘭克福機場第二航廈的租車區,辦妥之前在網路上租車預訂的後續事宜,拿到鑰匙,確定我們將開賓士C180的銀色車子。
到租車公司的專屬停車場,順利找到車。Vivian手上的租車卡上已詳細載明這輛車的哪個部份有刮痕,管車的人並沒有再陪我們檢查一次的意思,但為了慎重起見,我們還是將所有有刮痕的地方拍了照,以免還車時引起糾紛。
熟悉一下賓士車儀表板上的基本操作,其實我們就得上路;一來時間不早了,從法蘭克福趕到科隆,快的話也要兩個小時。但問題是,不管車上內建的導航系統,或是我們自己帶的Tomtom導航器,在地下室都抓不到訊號,看來把車直接開出停車場,邊走邊抓訊號、邊設定──雖然帶點兒驚險與不安──已是我們唯一能選擇的路。認真想起來,這確實是有點兒恐怖的:一出地下室停車場,就是複雜的機場周邊道路,也許馬上要接高速公路,對於完全不熟悉路況的我們來說,真是不小的挑戰!
幸好除了這兩個GPS互補長短,我們車上還有第三個本業是麵包師傅的「人腦GPS」,端坐在駕駛身旁,負責如實地轉譯這兩台常常打架的GPS語言,讓負責駕駛的Hubert老師慢慢安下心來。而原來一度因為停車閘門阻攔,以為走不出機場停車場的我們,只好把手上租車公司給的一張停車卡插進閘門胡亂試試──乖乖!沒想到這張萬能卡,在地底下的任何閘門都管用,一插進去,門就立刻打開,我們也就在半帶點兒驚恐、半帶點兒喜悅的狀況下上路了!
上了高速公路,我們一面為路旁的美景歡呼,也為第一次在德國開車,就能順利突圍感到雀躍!一路上,大家集思廣益,雖然行前做的功課都不夠多,還是拼命幫駕駛複習各種常見的交通號誌。說起來,在高速公路開車,算是安全而舒適的;路上絕大多數的車子都守法、節制,只要精神狀況維持好、不打瞌睡,要造成公共危險的機率並不高。在上面這個圖中,右邊看似「高架道路」的標誌,就是「高速公路」(Autobahn)的標誌,在這樣的路上,除了施工路段、交流道、道路縮減,以及有臨時速限的路段,一般來說是不限速的。
上高速公路沒多久,我們就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值得一提。在台灣,一般要從交流道匯入高速公路時,我們總是帶點兒謹慎,並緊盯著左後方原本高速公路車道上的來車是否太快,小心翼翼的匯入車流中。我們注意到,在德國,任何一輛將匯入高速公路的車子,在接近正式車道時,車道上陸續接近的車輛會立刻往左改道,張開雙手「歡迎」你進入車道來!對我們來說,這實在是一件神奇的事!你完全不用注意即將要匯入的車道有什麼車,因為不管什麼車、開得多快,當它遠遠看到你即將進高速公路,就會提早往左改道,讓你無後顧之憂的進來!
我們原以為這是特別尊重別人的一、兩個特例,沒想到這一路上屢試不爽,你讓、我讓、大家讓,在這個禮讓現象的背後,除了守法,還有一份對人的尊重。而在任何兩線道以上的公路,後車只能從「左側」超車,所以一般來說,車子都不會持續在左側車道停留,這樣的規則與共識,也相對保障了大家的安全。當然,若你佔用了左側車道,卻不疾行讓出,後車可是會名正言順地用喇叭轟你,叫你立刻滾蛋的!在上面這個圖中,左側上方是「汽車繞道」(Umleitung)的標誌,表示前方因故不通暢,必須依指示繞路;至於左側下方的 Einbahnstrasse,是「單行道」的標誌。這兩個標誌,在一般道路都能經常見到。
德國人既然普遍地守規、守法,「禮讓」這個要素,就成為交通規則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比如上圖第一排左邊,是一個圓環繞路而行的標誌;而在接近圓環時,要匯入的車子,只要看到 STOP或是紅色倒三角形的標誌,都必須將車停住,依照圓環匯入的順序,將車依序開入圓環。不管這個圓環有幾條分叉,大家一定乖乖停在圓環叉入口等待,你讓上一個車道的車先行,下一個車道匯入的車一定也讓你先行,沒有例外。如果有人不守規矩,同樣會引來喇叭聲的撻伐。我就曾有一、兩次,因過於緊張,忘了讓行,除了被圓環內來車的喇叭伺候,也痛挨了旁邊的「人腦GPS」一頓罵!
除了圓環禮讓與停車再開,上圖第一排右邊菱形黃色的標誌也經常看到,它代表「優先行駛的路權」。有時因為車道複雜,車道上會立此標誌指示駕駛人,哪一道才擁有「優先行駛」的路權;因此,上圖的最下排那一大堆標示「優先路權」的記號,就是告訴駕駛人:只有「黑色粗線」的轉彎車可以優先通過十字路或T字路,至於其他「小路」上的來車,則必須禮讓具有優先路權的車道。這些標誌的變化很多,不過大體上是這樣的精神,多走一些路之後,就會慢慢習慣。
「速限」在德國,是件有趣的事。但凡紅圈,即表示「禁制標誌」,這與台灣是一樣的;因此上圖第一排的最右邊,紅圈加60,即表示時速不能超過60。至於藍圈加80呢?它並非「禁制標誌」,卻也是提醒駕駛人,這個路段「最少」要開到時速80公里以上,以免妨礙他人。至於上圖第一排最左邊「藍色正方形加紅白箭頭」的標誌,表示前方是一條窄巷,如果錯車有問題時,白箭頭的一方享有通過的優先權:至於右邊「紅圈加黑紅箭頭」的標誌則相反,它提示你對方(黑色箭頭)具有優先權,若路窄或有通行狀況產生,紅箭頭的一方必須等候。
高速公路許多路段沒有速限的狀況容易了解,但山區道路的時速限制,有許多都高達100公里──你能想像阿里山公路的速限是每小時100公里嗎?但在德國的確如此。相對於在鄉鎮街道上、兒童出沒區,速限可以低到一小時15公里、7公里,讓我們得到一個結論:任何的路,只要沒有兒童、動物、沒有人,你愛開、你敢開,你就算用飛的,國家也懶得管你,出了問題,那是你自願自找的;但只要有兒童、有動物、有行人,就絕對是限制嚴格。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個人雖有極大的自主權,但妨礙他人就是不對,而這,不就是「自由」這兩個字最初、也是最好的定義嗎?在台灣,山區道路限速20公里,顯得鄉愿;一般鄉鎮限速25公里,沒人要理,道德與誠實互相角力,誰贏了呢?
德國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標誌,也就是上圖第二排右邊第二個「圓框加黑色斜線」的標誌。這個標誌,代表著「前面的標誌或限制已取消」,它可以廣泛的出現或重疊在任何標誌上,表示剛剛的速限、禁制標誌已經作廢,重新回到原來的規定。至於第二排右邊第一個「紅圓框加紅黑小車」的標誌,是「禁止超車」的意思,這個標誌極容易從圖示理解。而第二排左邊第一個「紅框藍底加紅色打叉」的標誌,表示在以下的路段中,不管時間多長,駕駛人不能臨停;至於右邊只有紅色斜線的標誌,是指這個路段不能久停,也就是駕駛不能離開車子停車。
停車,對我們在台灣一般「想停就停」的習慣來說,的確是一個考驗;話說回來,在台灣其實並非「想停就停」,只是大部分的人──包括我自己,並不完全遵守所有的停車規則。在德國,每個「看起來可以停車」的地方,其實都清楚標示著:誰能停、該怎麼停、可以停多久、星期幾可以停,以及當日所有停車的時刻規範。這個部份,我覺得是除了基本交通號誌之外,在德國開車時更需要清楚了解的部分。
從上面幾個圖來看,最上方的P,代表停車場,這沒問題;至於P上頭有個白色箭頭,表示「前方」有停車場,這個也算簡單。至於有「取消」意味的黑色斜線,表示這個停車區已經取消,不再是停車區域;而黃底黑字的「Parken verboten」,也就是英文的「Forbid to park」,表示此處不能停車。而右上方鋸齒狀的灰色區域,也不能停車,因為那是大眾運輸如公車或是路面電車專用的停靠站,這裡當然是不能停車的。
那麼,能停車的地方,又會有哪些限制呢?一般停車牌子上不會有英文,所以上圖下排幾個德文字,有必要把它們記下來。第一個圖中,「Parkschein」表示「停車證」或「停車卡」,在德文中,「mit」大部分時候代表英文的「with」;所以,「mit Parkschein」也就是「擁有(已買)停車證」的意思。至於停車時間呢,Mo是星期一,Fr是星期五,Sa是星期六,而所謂「Werktags」也就是英文的「working days」,指的是每星期一到星期五。而「Stunde」是「hour」的意思,「1 Stunde」或「4 Std」表示單數的一小時或是複數的四小時,餘此可類推。
了解這些簡單的德文字之後,就要注意它的組合與敘述,上圖下排由左而右,第一個圖意思是:「週一到週五的8~18點、週六8~16點,買停車證可以停車,時間不限幾小時」(若是在時間規範外來停,比如深夜,當然就是免費)。第二個圖則表示:「工作日的7~19點,可以免費停一小時」──那怎麼證明你只停一小時呢?這時你的車上必須有一張「手動停車卡」,把它手動撥到你停車的時間,別人或稽查人員就可以知道了。手動停車卡很容易買到,我們租來的車上就有兩張。
第三個圖,是表示:「在週一到週五的6~9點、15~19點,週六的4~16點,只有那些擁有『六號停車證』的社區住戶可以停」(nur Bewohner mit Parkausweis 6),至於它所規範的時間外呢,當然就不限制,也不收停車費。最後一個圖,意思是:「工作日的9~18點,只要你使用『手動停車卡』,便可以免費使用4小時」。停車的標示大約如此,要看個別狀況再做判定,比方有限制「救護車」(nur Krankentransporte)才能停的,就會在大大的「P」字下方寫上這些字樣,來表示這個停車場對其停車種類的限制。
至於停車費怎麼算,各地就不相同了,以我們有限的經驗,一小時一歐元算是常見且偏便宜的價格,風景區有時也會規定一小時、數小時,或者一天等等不同的價錢,駕駛可以選擇自己需要停車的時間。至於產生停車卡與收取停車費的機器(Parkschein Automat)大部分簡單易懂,很多都不只德文介面,就算只有德文介面,圖示也很清楚,靜下心來稍加研究,大概都不至於出錯。上圖的中間就是所謂的Parkschein Automat,它的形式有很多種,但不外乎是「先按票標示時間,開車前再拿票到機器插入,計算總時間來付費」以及「先付費,決定停車的小時數」這兩種,不要忘記的就是,後者要把票放在車子的前擋風玻璃內,讓稽查人員可以清楚看到。
德國人嚴謹守分、做事規規矩矩,我常在想,一個這種「德國性格」的人到了這裡,其實會如魚得水,不會把規範或限制當作壓力;反之,自由慣了的人,可能會覺得綁手綁腳,被這些規定弄得喘不過氣,需要多一點兒時間適應──這其實也就是體驗不同文化,最有趣的地方了!德國人在交通上的禮讓,反映到小孩子身上,就是絕對的保護,由下面這些為孩子的出入、遊戲所設置的標示,可見一斑。下圖上排最左邊,這個看似「社區」的標示很有趣,只要進入這個區域,車子的時速只能維持在7公里以下,比走路還要慢。第二個圖則說:「駕駛請小心,他也可能是您的孩子。」至於路上還有一些從圖就能會意的標誌,也充分顯示這個民族在交通法規上,充滿禮讓與尊重的性格。
下面這個圖,左側是指某個城鎮到了,若沒有其他的限速標誌,駕駛人必須自動把時速降到50公里以下,以維護社區行人的安全;至於右邊的圖,則表示城鎮或社區的範圍已結束,車子將往下一個城鎮而去,當然也就可以把時速調整回來。解決了交通標誌與停車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加油」的問題。加油,大致上跟美國一樣,使用的是加油站裡的刷卡自助加油機。先找到具有所加的油種類的加油站──比如我們加的是98無鉛汽油,一般的標示是Super + (Super plus),至於95,就是所謂的Super汽油。接下來,便是加油、走進加油站便利商店,告知幾號機器之後,刷卡付錢。
說到價錢,那就實在太傷感情了,千萬要留意一下價錢,感覺ok再加。夥計說他讀到的資料,通常大排長龍的加油站價錢比較ok,門可羅雀者則要注意,應該是價錢偏高;這高低之間雖然在一歐元之內,卻不要忘記歐元與台幣是1比40,別被一公升多少錢的「小數點」搞亂了!我們加過一次最貴的油,在法蘭克福機場附近,大約是98歐元,也就是4000元台幣。乖乖,油價是台灣整整兩倍有餘,雖然知道德國所得高,油價高昂是必然情形,刷一百歐元的信用卡時,心還是不免抽痛了一下啊!
最後,在路面上還要注意像上圖這樣的臨時黃線。當道路上出線新漆上的黃線,表示道路正在施工,車子必須依照黃線的範圍駕駛,忽略原來既有的舊路線。我們在一般道路及高速公路上拍了一些照片,看來大致情形都是良好而有序的。在高速公路休息站,有看到有警察盯上疑似疲勞駕駛的一對年輕男女,出國之前,夥計的姊姊Judy提醒我們,交通警察會抓疲勞駕駛,而且是長時間的盯梢。我們無從得知,疲勞駕駛要如何被盯上然後攔下取締,只發現盯梢的並非警車,而是警察穿著制服開民車。這些情況說明了德國對交通的關注層面,早已脫離我們成天討論酒駕要怎麼罰的層次。
零零碎碎說了這麼多,還是得豎起拇指讚賞德國人的嚴謹守規。下圖右側是高速公路大塞車時拍的,當時塞車是前方施工所致。但你看看路肩,絕對沒有人會走的;再看看排列整齊的車道,鑽來鑽去為了「搶得先機」的人少之又少。你真要鑽,行,多的是會主動禮讓你的駕駛,只要方向燈一打,人家就讓了──但這時幹嘛鑽呢?至於下圖左側,是因為道路施工,只剩單向通車,所以臨時立起一個紅綠燈來管制行進順序,我們前面這輛車是紅綠燈前的第一輛,當我們到他後面時,已不知道等多久了,當時對向並沒有車來,但他就是會等到綠燈亮才走。
我2009年來德國騎單車時,也曾排在這樣的紅綠燈前,當第一輛「車」。綠燈亮時,我後面一長排的大車,因為路窄,完全沒有一輛敢超越我,大家都乖乖地排我後面(好像「狐假虎威」的畫面,哈哈~~),等我通過長達三公里的管制路段,他們才開始離我遠遠的,一輛一輛超越我,記得那時我深受感動!當然一方面我也很困窘,希望自己騎快一點,好讓大家快點往前走。我要說的是,台灣社會缺的就是尊重與守法,這兩件事做到了,我們或許就能理直氣壯地說:「德國能,原來我們也能!」
-----------------------
後記:下面這個英文網站搜羅了大部分在德國開車應注意的事項,提供有需要的朋友們參考。
http://www.gettingaroundgermany.info/auto.shtml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ㄅㄨㄅㄨ環德(10):百年之遙
告別Bad-Bayersoien小鎮如畫般的小湖美景之後,我們經由昨天逗留過的壁畫小鎮Oberammergau直直往南,抵達楚格峰(Zugspize)下的愛波湖(Eibsee)。
楚格峰是德國第一高峰,屬於阿爾卑斯山系。在德文中,Zug有「雪崩」的意思,而Spize則是「高峰、頂峰」之意;顧名思義,楚格峰因其雪崩而得名,雖然標高只有2692公尺,遠比我們的玉山來得低,卻因緯度高,使得峰頂終年積雪。
許多人到德國南部,會專程搭「齒軌纜車」或步行上楚格峰頂一遊;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從山頂俯瞰愛波湖,愛波湖水就像一顆藍寶石。但搭纜車的費用甚高,加上今天峰頂天候不佳,我們決定放棄,改在愛波湖上乘「腳踏船」,仰望這座美麗的雪崩之山。
愛波湖不算大,湖中有幾座小島,黃白相間的礁石錯落;許多人浮潛到島上做日光浴,或在岸邊戲水,享受夏日的悠閒時光。至於在湖岸邊健行的人,就更多了;不過,今天我們選擇了「腳踏船」。算算出國前後,也好久沒騎單車了,卻沒想到這「腳踏船」的運動量頗大,還好我的腿力不錯,正好利用一個小時的遊湖時間運動一下。於是這腳踏船,便由我和夥計充當「司機」,我們的四條腿搖身變成「人工馬達」,靜悄悄沒有一點兒聲音,讓後座兩位老師可以盡情享受湖上風光,或吹風、或躺臥,或慵懶的吃水果、做日光浴。
愛波湖水清明如鏡,美景當前,兩位老師一開始的確樂在其中。但隨著楚格峰頂飄來雲霧,我和夥計漸漸有了不祥的兆頭──是的,後座這兩位勇士完全不甘寂寞,安於世地靜態賞景、沉思,對他們來說是絕對不夠的──他們移動了身體,但並非要和我們交換位置、體驗踩踏的感覺,而是準備在楚格峰下的腳踏船後座跳躍了……要知道,跳躍的騰空、著地(這裡應該要改成「著船」),和船行是有時間差的,一個沒抓準,人便會與船分離。這回,夥計必須司機兼攝影,轉頭為他們拍照;至於我,只能在一邊皮皮銼,真擔心一回頭,他們已不知去向……
你是不是想問,另一位「飛躍新天鵝堡」的勇士跳躍照呢?有的,別擔心,勇士有練過,當然不可能落水啦!你瞧,衣服是乾的,但因這一系列照片裡,跳躍勇士的情緒高亢、彈性奇佳,由下往上拍時,只見勇士不可一世地露出完全未經修飾的Q彈小白肚,偏偏我的Photoshop馬賽克功能故障,只好在此跟觀眾致歉,限制級照片僅開放網友匿名向版主無版權索取。
下午,我們一路將車開到德、奧邊境的鄉村小鎮「伯徹斯加登」(Berchesgarden),登船遊覽國王湖(Koenigsee)。2006年我和夥計來訪時,因錯過了最後的船班,只能在餘暉中望湖興嘆,這回,總算是趕上了。國王湖被群山包圍,遊船行至湖中,船上導覽員吹奏一段小喇叭,測試山谷裡的回音,據說這回音最多會有七次(我的聽力差,怎麼聽都只有一次)。導覽員說國王湖的湖水潔淨,是可生飲的飲用水(Trinken Wasser),在全歐數一數二;船上遊客促狹地問他自己敢不敢喝這水,這個德國導覽員幽默地笑說自己更愛喝啤酒。
根據導覽員的解說,國王湖四周的岩壁山峰,是攀岩者的最愛。這些山峰,還包括了標高2713公尺的德國第二高峰「瓦茲曼峰」(Watzmann);可想而知,這些攀岩者不可能有船上跳躍者的好運氣,若不慎失足墜落,便可能永遠葬身國王湖底。不過眼前這個矗立在「法肯許泰那岩壁」(Falkensteiner Wand)邊的紅色十字架,紀念的是1688年發生在此的71名船難罹難者,當時這艘船載著朝聖者,前往湖中小島的「聖巴多羅麥教堂」(St. Bartholomae)禮拜,卻不幸遇暴風而沉沒。
國王湖是個狹長的湖泊,長有8000公尺,寬僅有1200公尺,水深大概是200公尺。遊船公司沿著湖中的小島與湖岸,標出十五、六個景點,搭電力船遊湖時,時間充足的旅客可以買最長程的票,任意在各個停靠站下船,玩夠了,再搭下一班停靠的電力船前行。這回我們搭上倒數第二班船,因為時間關係,只能到聖巴多羅麥教堂一遊。聽說教堂旁的餐廳裡,有名聞遐邇的煙燻鱒魚;我們無緣吃到鱒魚,倒是在教堂外頭聽到唱詩班的練唱聲,時間彷彿回到中古世紀。
我們的旅行隨性寫意,因為時間掌控的關係,常常沒辦法盡覽一個景點的全貌;不過我覺得這倒無傷大雅,要刻意的安排,才能吃到該吃的、玩到該玩的,老實說也有一點兒累。我和夥計到國王湖第二次了,好像也只是打個照片就要離開,但她的美在我們的心裡並未減損。倒是坐在電力船上,我們被身邊一個台灣旅遊團愛拍照的阿婆,近距離的肢體騷擾,弄得心裡很不舒服。
這一路湖光山色、風景優美,解說員賣力的以德文、英文交互講解,大半遊客雖未必聽得懂解說,也都遵守秩序,只坐在位置上按按快門、不會起身拍照,以免打擾別人。唯獨這位台灣阿婆,硬是要站起來、立在走道上,接著,慢慢進逼到我和夥計的座位中間,務必找個好角度拍照。坐在我們對面的Vivian看到,體貼的皺眉示意阿婆適可而止,沒想到這阿婆會意了,說了句「sorry」後,擠得更近了,我只好縮著頭,直往窗邊的夥計身上靠過去……台灣前往歐洲旅遊的人很多,美景當前,不顧禮貌與形象的也不少;但願多出國看看,可以慢慢改變這種自私的心態,提昇國家的整體形象。
傍晚離開國王湖,我們循著舊時路,來到位於南德小鎮伯徹斯加登近郊,Ramsau村莊邊的小教堂,準備在這兒找地方住下來。這個名為「聖‧瑟巴提安」(Die Dorfkirche St. Sebastian)的小教堂,在1512年左右建成;路上的標誌牌說,聖誕歌曲「平安夜」的作者奧地利籍的Josef Mohr在1815年也曾到過這兒。百餘年來,她始終是許多風景月曆的最愛,2006年我們初訪時,即被她的美所吸引,這裡也是這回和Vivian與Hubert同行,我和夥計最推薦的地方。
歐洲的美景,可能因為天災少,地理、地貌的變動本就不大;但更重要的是,人為破壞的程度在這裡,簡直微乎其微。夥計從小看到大的小教堂月曆長這樣,七年前我們初訪時沒甚麼改變,現在眼前小教堂的風貌也一如當年。當這個世界把「善變」當作最「恆常不變」的生存法則時,我們該想想週遭與自己的生命裡,甚麼要素可以恆常不變,卻歷久如活水常新。
由於這個鄰近奧地利薩爾茲堡(Salzburg)的山區,早年以採鹽聞名,所以,當地人也把這個使他們得以生存並致富的礦產,稱為「白色黃金」(Weisse Gold)。地底下採鹽,地貌卻因此得以保全。教堂邊清澈小河流過,吸引許多畫家來此作畫;而今天,這裡已列入國家公園,四季不同的風貌,讓這一整片原始樹林,有了「魔法森林」(Zauberwald)的美譽。
週末夜,我們在村莊唯一的餐廳吃飯;2006年我們在這裡吃過一次鄉村料理,所以今天特別帶兩位夥伴前來。點了魚、點了豬排,還有一份濃濃醬油香的蛋料理。負責點餐的可能是老闆,一點兒都沒有架子:德文不懂沒關係,菜單有英文版;看我們四人只點了三份餐(其實是怕吃不完),交代還侍者送餐盤時,多送了四個小盤子,讓我們容易分食,不需我們開口要,真是體貼至極。鄉村啤酒清涼甘醇,道地的德國酸菜醒人脾肚;至於餐點,果然有「鄉村風味」──夥計直說那份蛋料理裡頭,充滿了滷肉飯的醬油味兒。
美麗的星期天早晨,散步時,迎面走來一對穿著傳統服飾的老夫婦,這樣的服飾是安息日裡用來榮耀上帝的。一路上著迷於德、瑞傳統服飾的Vivian非常興奮,希望能與他們合照;我盡力講出他們能聽得懂的德文,沒想到他們不但輕易地就聽懂,還很高興的與我們留下這張照片。旅行途中,我實在太喜歡老人家了,只有老人家願意聽我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拼湊德文。拍完照,這對和藹的老夫婦祝福我們有一個美好的星期天。
這樣美的地方,怎麼幾百年來開發得這麼有限呢?換成在台灣,大概早就擠爆商家、管理失當,到處充滿垃圾了吧?我任教的學校附近,去年多了一個景點,叫作「天空之橋」;這座理當帶著民眾觀賞美景、直達天聽的橋,卻破壞了整個社區的寧靜與自然風貌。台灣有許多天然美景,許多地方一點兒都不輸給歐洲;把每個地方維護好,朝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真的這樣困難嗎?這裡距離台灣只有半個地球,人們對於生存、禮節與環境的思考,卻有數百年之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