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單車遊北海(2) 難題





最近幾天,都在思索著旅遊路線的問題。市面上北歐的旅遊書不多,分國介紹的就更少了,不僅中文版如此,連英文版也是,這連帶讓我想起一些旅行中的難題。



後來,詳細看了香港「芬蘭旅遊局」的中文網站【http://visitfinland.com.hk】,內容十分精緻,比之旅遊書更勝一籌,令我放心不少;相對的,台灣在旅遊上面所做的努力比之其他講中文的國家地區,實在相距甚遠──不管是介紹台灣給外人,或者介紹國人他國的旅遊資訊。



本文所用的芬蘭照片,都來自芬蘭旅遊局。某些影像,不會在我們夏天旅行時出現,比如雪景、比如極光,但網站的豐富內容及可供下載的旅遊指南、地圖,倒是讓我印象深刻。那麼,還有什麼是我們的難題?











第一:旅費及其他金錢問題。



我到德國 33 天,花了將近 15 萬元,依照合理的估算,到北歐的價錢會是到德國的 1.5 到 2 倍,也就是說:以同樣的天數估算,我必須準備 25 到 30 萬元比較保險。不只蛋糕小達人需要努力賺錢,我或許也應該另闢財源;所以我媽若再介紹我作文家教,我一定不能再任性地推掉!^^ 或許,也是「恩尼斯特糕點店」該適時開張的時刻了……



另外,由於我們跨越的四個國家,使用了四種貨幣──芬蘭歐元、瑞典克郎、丹麥克郎、挪威克郎──而後面這三種貨幣,聽說在台灣不容易換到,所以必須先換歐元,到當地再轉換。情勢所限,轉換的價差我還可以接受,但是「麻煩程度」是一個考驗:原則上我們必須在同一個國家內,盡量把當地貨幣用完;但我們初步規劃的路線,會從瑞典進丹麥,再折回瑞典進挪威,對於如何精算錢幣的用度,確是一件難事。















第二:路線規劃及其他問題。



蛋糕小達人覺得我太貪心,一口氣想玩四個國家,細想一下會有幾個問題。首先,我們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降落,卻從挪威首都奧斯陸回來,這樣一來,除了機票變貴,打包腳踏車的箱子,便無法像去年一樣寄放在我起點兼終點的旅館(去年是在法蘭克福);也就是,我必須在奧斯陸想辦法取得腳踏車紙箱。德文老師覺得歐陸的腳踏車工業不似台灣蓬勃,向店家索取或購買腳踏車箱或許不似台灣容易。



其次,是國與國之間的交通問題。從芬蘭到瑞典,要跨越「波羅的海」,在這條黃金航線上不乏豪華郵輪,比如「詩麗雅號」、「維京號」,但是一晚要價動輒 300、400 歐元,實在令人吃不消。在旅遊指南上我注意到,如果購買北歐四國的火車通行證,就可憑票免費搭郵輪,這倒是一個法子,不過這又牽涉到將火車行程合宜地納入路線,如何安插需費思量。



接著是地圖的問題。到德國時,我十分仰賴 TOMTOM 的GPS,然而它卻也給了我許多苦頭吃。原因是:雖然我可以設定「腳踏車路線」,但 GPS 總是帶我去走筆直的「省道」,因為再上一層的高速公路我無法上去。然而,我真正需要的卻是「鄉道」、「縣道」這種優雅而安全的鄉村道路,而非車子開得跟高速公路一樣快的「省道」。所以,如何尋覓適當的 GPS,甚或找到合宜的紙本地圖,會是個令人傷神的問題。



再來是里程問題。如果只有三十天左右的假,卻要完成三千公里的里程,平均一天得要騎上 100 公里;100 公里對我自然不難,蛋糕小達人經過訓練應該也可以勉力達成,然而這也意謂著:在騎車運動與悠閒旅遊之間,恐怕還是偏向前者,而這是蛋糕小達人深覺可惜的──所以,他建議一天不要超過 60 公里,多花點時間仔細遊覽沿途風光。原則上我同意,但是這兩者中間的拔河,將會是旅遊品質良窳的重要關鍵。















第三:可能不是問題的問題。



對我來說,解決完上面的問題,其他的都不會是問題。但是,如果一個旅行只有這些問題,那也未免太無趣了一點;我是說,一定會有許多不是問題的問題,會接踵而至。在這中間,我其實比較擔心身體的狀況:我壯得跟頭牛一樣,一年難得一次感冒,但卻明顯感到膝蓋與背脊正加速退化中。至於蛋糕小達人,就更令我擔心了,他的體力我可以逐步訓練,但他的身體比起我是太弱了,這是旅行的隱憂。



從德國回來後,有朋友問我:以後還要離家這麼遠、時間這麼長嗎?當朋友語重心長這樣問的時候,我腦子裡立刻出現在漢堡的港區迷路、在下著雨的森林裡轉不出去的畫面;接著,腦子便出現家人,尤其是父母親的畫面──父母在,不遠遊──當一趟有點兒冒險成分的計劃一旦成行,情感上的顧慮馬上變得沉重而緊密。記得去年在德國旅行時剛好碰上父親節,打電話回家,台灣正是八八風災的危難當頭,我爸輕描淡寫說不要緊,誰知那段時間除了天災,我媽還因腸胃炎進了醫院。對我,這始終是個難題。











這些難題背後的情緒,是我在上回旅行中,無暇仔細思考、消化,沒有心情充分過濾、爬梳的;那時我總想著:「活該,誰叫你要來?」所以我一路都很堅強,所有在部落格文章裡讓朋友們捏一把冷汗的狀況,其實都已經被我仔細而巧妙地美化過。然而事實是:當一個人心裡想到什麼事、想完成什麼心願,便努力想辦法去完成,其過程與結果豈不是令人感到心喜?



所以話說回來,如果沒有許多難題,怎麼成就令人期待的旅行?因此旅行當然會去,難題也會一一克服,這是基本原則;但是因著難題而出現的生命風景變化,就不是我所能控制自如的了。或許我不是卡通裡足智多謀的北海小英雄小威,但我總想:當你努力想完成一個願望,縱使願望上貼滿「難題」的標籤,這些標籤也會因為自己的執著而自動脫落;所以,或許這整個難題,便是旅行的意義。不試試,怎麼知道?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單車遊北海(1) 北海小英雄





啊,不要懷疑你的眼睛,你完全沒有看錯,鄉村小騎士又準備要踏上旅途了!不過,這是明年夏天的計畫,為時尚遙;告別了德國,這回鄉村小騎士預備化身成北海小騎士,到遙遠的北歐四國遊歷遊歷!



原以為到德國騎車是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壯遊:能如此優遊自在繞一圈且平安歸來,已是上天送給我的大禮;不過,在仔細評估各種條件與可能性後:芬蘭、瑞典、丹麥與挪威這四個北歐國家,將成為我下一個要挑戰的目標。不同於 到德國的單槍匹馬,這回將有騎車尚列於「肉腳級」的蛋糕小達人同行。



距離 2011 年夏天的出發時間,尚有 500 多天;因此在未來這一年中,我們很希望能邀請兩位夥伴同行,並在出發前一起計畫、訓練。誰將會是這第三與第四位「北海小英雄」呢?







這趟北海旅行,我們預計從台北轉香港,飛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在芬蘭南邊小繞一圈之後坐渡輪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然後大致沿著海岸線南下,最後從西南邊搭渡輪或火車前往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向右邊回到瑞典之後,接著向西北直奔挪威,小繞一圈之後,抵達首都奧斯陸,也就是此行的終點。這一段路,粗估需要 2500 到 3000 公里,當然這會隨著資料的齊備與現實的狀況做調整,不過希望就是照這樣的順序與方向,完成旅行。



對我來說,有了上一次的環德經驗,這回再赴歐,當然就有許多可供修正與改進的「前車之鑑」;從前沒做好的、沒做到的,都可以好好準備、改善。對我的夥伴蛋糕小達人來說,他還是一個騎三、四十公里就需要休息很多天的「肉腳小騎士」,如何在這一年多的準備時間之中,克服所有問題,讓身體狀況、騎車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並在旅途中好好發揮他的攝影才華,將最好的影像與台灣的朋友們分享,這是我們得一起努力的。至於也許有、也許沒有,一切尚處未知的另外兩位夥伴,如何找尋、測試、討論、磨合,也勢必會是我和蛋糕小達人共同的挑戰。







北歐這幾個國家我們都不熟,目前市面上的資訊也不夠充足,這幾天在決定國家與大致行程時,我們頗費了一番功夫。但我告訴蛋糕小達人,不管過程多麼辛苦、後續是否如計畫一一做到,一開始,我們的志向便要遠大、目標就要高遠,要相信:這樣的夢想,如果不是靠自己來完成,還要仰仗誰呢?



上周我帶他出去練車,他全程騎了 29 公里、時速不到 12 公里 / 小時,最後以餓得發抖、在小吃攤狼吞虎嚥作收;同樣一段路,我不斷向前、折返陪他,來來回回共騎了40 公里、時速 24 公里 / 小時。這周再度出征,他全程騎了 36 公里、時速 18 公里 / 小時;而我同樣反覆來回,全程騎了 48 公里、時速 22 公里 / 小時,只見他已不再發抖、不再喊餓。兩相比較,雖還是「肉腳級」,卻已明顯進步!



與 2009 年一樣,這回也會印製騎車的「制服」:這兩天蛋糕小達人試著畫了一些草圖,等更多的想法、靈感成形,或許我們可以在部落格上做個民調,讓大家選出最喜歡的款式。而部落格的報導也將從現在開始,一步步將我們走過的痕跡,完整地記錄下來,同時也用這長達 500 天的時間,好好吊一下大家的胃口,呵呵~~(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存錢啦,光用腳趾頭想就知道北歐有多貴啊~~^^) 期待明年夏天的北海旅行,請大家為我們加油!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我也許把你忘記





放寒假了,不過兼任行政工作的我還是得上班。最糟的是,這個學年度的休假我已在去年夏天到德國騎車時用光光;到學年度結束的七月底,剩下的休假天數,用一隻手就能數得完。



不過我還是高興地來上班了:不必上課的日子,我可以專心忙一些行政上的瑣事、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文、可以寫德文功課,更可以悠閒地晚晚才騎車上班。看著操場從清晨到黃昏的光影變化,看著沒有鐘聲、沒有太多小孩兒嬉鬧、看著師長與假日訪客們來來去去,一個不是正常作息的校園,其實是件有意思的事兒。



這樣平靜無奇的日子裡,我總要仔細回想起一些事、徹底忘記一些事。







這是個異常忙碌的學期:除了因為去年底學校五十週年校慶,我負責編輯校慶的紀念特刊;也因為我接了一個新班,一切從頭開始。夏天從德國旅行回來所充飽的電力,幾乎在一開學的九月、十月,在密集的編輯校慶特刊過程與日日和新班級的摩合中,就已消耗殆盡。回想過去這四、五個月,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一步步走過來的。



像我們這樣小的學校,學生不到 200 人,師長不到 20 人,看似應該與世無爭、教育至上,感覺應當相處融洽、平靜無波;然而,在日日忙碌的工作交流與碰撞中,一不小心還是會讓人傷痕累累。所幸,在一個人複雜的腦子裡,大概先天都有些過濾不良記憶的機制,那些唐突莽撞的、匆忙無心的、紛爭算計的、不愉快而令人心煩的,真要回想起來,總是片片段段,不成故事。







很幸運地,腦中過濾機制日夜持續運作,惱人的一個學期過去,我能夠想得起來的,大都是令人愉悅的光景:我清楚記得聖誕節的寒風中,與老師們美好的相聚;假日早晨,和蛋糕小達人散步吃甜甜圈的悠閒;寂寞的夜裡我獨自寫著德文作業,征服這個難懂的語言;推著班上多重障礙的小朋友曬著冬陽,看著輪椅上的她露出歡顏;而在不到攝氏五度的清晨騎車上班,十根手指頭幾乎凍僵的冷冽,也令人難以忘懷。



至於那些大聲罵人的激情演出(罵人的對象包括學校裡的大人和小孩)、不時在心上周旋抱怨的瑣事,甚至在工作與生活裡讓人切齒咬牙的奇景怪狀,彷彿一幅幅、一張張像是刷淡了的信紙底圖,正迅速而無聲地消失在我的記憶圖庫之中。那些可能因為太過固執,或自以為必須仗義直言的情緒震盪,時過境遷,似乎也變成一齣齣沒有想像力三幕劇:開頭、高潮、結尾,它們已孤獨、不回頭地,兀自消失在大腦記憶庫的地平線下。







我想起女詩人羅塞蒂的《歌》:



當我死去的時候,親愛的,請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也無需濃蔭的柏樹。



讓蓋著我的青青的草、淋著雨也沾著露珠──

假如你願意,請記著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在悠久的昏幕中迷惘,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許,也許我還記得你;我也許把你忘記~~



當我死去的時候,親愛的,請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也無需濃蔭的柏樹。



我再見不到地面的青蔭,覺不到雨露的甜蜜;

我再聽不到夜鶯歌喉,在黑夜裏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幕中迷惘,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許,也許我還記得你;我也許把你忘記~~



很多年來,這首詩裡對於記憶取捨的斷然,讓我即使在電力最微弱、心境最蒼涼的當下,都能獲得一些寶貴的勇氣。當肉體已不在這個世界,心裡所企求的只剩下一點點靜默和淡泊,誰還記得起那些爭執不休的片段、管得著那些使人挫敗心碎的世俗眼光呢?……我也許,也許我還記得你,我也許把你忘記。



蘇雪林的遺囑:「我死時,要在一間光線柔和的屋子裡,瓶中有花,壁上有畫。平日不同居的親人,這時候,該來一兩個坐守在榻前;傳湯送藥的人,要悄聲細語,躡著腳尖來去。親友來問候的,叫家人在外室接待,垂死的心靈,擔荷不起情誼的重量,他們是應當原諒的。就這樣讓我徐徐化去,像晨曦裡一滴露水的蒸發,像春夜一朵花的萎自枝頭,像夏夜一個夢之澹然消滅其痕跡。」這是我真心鍾愛的一段文字,同樣面對哀哀人生,它一方面比羅塞蒂的《歌》更毅然決然,一方面比之更溫婉動人。







真高興寒假到來。我的身體告訴我,這是一個要讓自己好好休息、靜靜冬眠的時刻。但我不是住在芬蘭的嚕嚕米,也推不掉一直不喜歡的學校行政工作──這使得我假期裡必須天天上班──但是只要我願意,這樣平靜無奇的日子裡,我總要、也總能仔細回想起一些事,並且甘心願意地徹底忘記一些事。



很多年前,當中國歌手王菲的聲勢如日中天時,一場演唱會後她說:「有一天當我走下這舞台,請不要記得我。」我不是名人,沒有必須被記得的壓力;但是當我決定忘卻一些人、一些事,我希望他們會像晨曦裡一滴露水的蒸發,像春夜一朵花萎自枝頭,或者像是夏夜一個夢之澹然消滅其痕跡──我也漸漸相信,在一個沒有薔薇、沒有柏樹、聽不到夜鶯輕啼的昏暮中,我也許還願意記得某些事,但除此之外,大部分的人與事兒,我應當能輕輕地將他們都忘記。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星垂平野闊





這是一千多年前詩聖杜甫所題《旅夜書懷》中的名句:「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原來,除了騎馬奔馳、除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坐在舟中也能胸懷大江平野,端視無垠星月。



我一頁頁翻看繪本裡美麗的插圖,心裡深深受到吸引。這冊美麗的古詩繪本,是我的同事「鑽石媽」(施宜新老師) 的鉅作,美麗的構圖、配色,悠悠忽忽帶著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唐朝,來到那個總是用詩來說話與呼吸的世界。



詩人天上地下有知,也會為千年之後這美麗的插畫動容吧!







施老師畢業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她的作品曾入選著名的「波隆那畫展」──記得從前學校舊校舍還未拆除之時,我和蛋糕小達人也曾依據一幅美麗的波隆那得獎插畫,用油漆將它複製到牆上去,當作小朋友表演舞台的背景──幾年前嫁到山上來之後,畫畫和帶孩子成了施老師的本業,閒暇時候到學校來代課,而這是她的第三本著作。



我特別買了這冊繪本,請作者簽名,除了因為裡頭的插畫令人心動,還因為裡頭有我最鍾愛的古詩:《登樂遊原》。《登樂遊原》是一首非常奇妙的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傍晚時分心頭鬱悶,於是駕車前往古原,看了絕美夕陽正自歡暢,豈料美景一瞬天已昏黃。



第一句「向晚」、第三句「夕陽」以及第四句「黃昏」,其實都是「傍晚」的意象。因為傍晚心生鬱悶,詩人才想出去走走;待驅車出遊、見到美麗夕陽,深覺不虛此行、心頭頗得寬慰;轉念一想,夕陽出現表示黃昏已殘、夜幕將至,心情頓時重回鬱悶、不得寬脫。於是,從鬱悶到寬慰,又從寬慰到鬱悶,無法擺脫的是低盪之心;而不變的卻是黃昏美景,不管人的心情跌宕、舟車勞頓,只有它永恆矗立,歷千載不改。







區區二十個字的短詩,扣掉「向晚」、「夕陽」、「黃昏」這六個代表「傍晚」意象的字,全詩只剩十四個字。其中,「驅車登古原」五字只是一個動作,所以扣掉之後只剩九字。一個黃昏意象、一個驅車動作,加上連結的這九字,竟能讓人久久沉迷其中、無法掙脫看似寧靜永恆,實際卻使人悲從中來的心情;這詩的奇妙,已超乎其文字本身的承載力道,更遠非透析入裡的文學理論可以駕馭。



剩下哪九字?「意不適」、「無限好」、「只是近」也!最初詩人因為「不適」,所以離去;登上古原後,又因夕陽「無限好」,所以停留;然而此情此景「只是近」黃昏,詩人不免慨嘆!於是,「意」又開始「不適」了……怎麼辦?只好重來一次:再驅車吧!讓我再登古原、再看一回夕陽吧!……有用嗎?沒有用,因為夕陽消逝前的華麗,只換來心頭更多的「不適」。



當你開始感覺掉入詩人文字的輪迴陷阱、無法自拔之時,且別急,他要告訴你的或許是:夕陽雖好、消逝雖快,卻不失永恆;重要的在自己如何把持驛動的心,將剎那化作永恆──當生命來來回回、反覆奔波,只換得更大的憂愁,道理卻在哪兒呢?──這是我非常鐘愛的一首古詩,看到施老師用如此可愛溫厚的色調與俏皮的布局演繹它,我的心底感到無比踏實、溫暖:沒有錯,那正是詩人要的顏色!















這繪本表面上是畫給小小孩識字、讀詩看的,然而我想,成熟而世故的大人或許更該好好領略其中無盡的韻味。我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施老師的繪本實際體現了這個文學理論口號裡的真精神,讓偉大的唐詩經過千年,重新回到我們呼吸沉吟的世界;當孩子們知道,千餘年前,杜甫就曾有「危檣獨夜舟」的冒險與壯遊精神,那些網路遊戲、飆車,就一點兒也不神勇、一點兒也不值得流連與效法了。



不過小天下的書訂價頗高,不知道這書賣得如何?^^ 改天我得問問施老師。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寒盡不知年





沒有刻意收集桌曆、年曆的習慣,牆上掛著精美價昂的年曆,也不過是這十年來的事兒。



新年甫至,牆上掛起新年曆,將 2009 年收進了櫃子,才發現原來這十年來的每一天,已經安然地躺在櫃子裡:當期待一一變成了回憶,一本本舊年曆上的顏色卻依然鮮豔、某些日子上頭的註記依然清楚,彷彿昨日睜睜還在眼前。



然而事實卻是,過去十年的每一天,早已隨著一波波接踵而至的寒流,裹上一層朦朧而厚重的灰,在寂靜的櫃子裡嘆息著寒盡不知年。







1999 年,是我唸書、服役、工作待在台北的最後一年。那一年九月,發生了大地震,在隨後的 2000 年,我離開台北調回南投服務。99 年的年曆上找不到太多的註記,有一則是夏天時與朋友們去草嶺古道的記錄;那一年我帶了一個畢業班,當時他們五年級升六年級,現在這些孩子們即將自大學畢業。



千禧年這本年曆我很喜歡,裡頭附了許多史努比記事小貼紙,不過我始終捨不得貼。那一年相當忙碌,除了工作上的變動,身體狀況也因工作開始走下坡。那一年冬天,學校主任請了產假,我代理了主任職務兩個月,每天沒日沒夜的忙,是一段痛苦的經歷。











接下來少了 2001、2002 兩本年曆,而 2003 年卻有三本;這大概可以證明工作的勞累讓我完全無暇張羅這些日常小事兒,日子一天天地過,經年累月地操勞,我的痛風病史便從這時寫起。



01 年夏天去了英國,見到睽違經年的老朋友。平順地繞了英國一圈、回到倫敦朋友住處,回國之前朋友抱著我痛哭失聲:很多年前他就知道自己此去不會再回來,滴在我肩膀上的眼淚告訴我,或許這個夏天一別,我們此生難再見。搭上地鐵往希斯洛機場的路上,我靜靜的掉淚;此地一為別、孤篷萬里征的悲壯,讓我明瞭生離之悲並不亞於死別。















接下來的年曆主題,圍著史努比、小王子,以及加籍英文老師夏天回國省親時帶回來的風景年曆打轉。那幾年我自己也買年曆,但大都是買來送人,而自己手邊的,卻來自朋友們所贈。朋友們總知道如何投我所好,所以年曆主題也就不脫這些範疇。我在想,人大概也要到一定的年紀,才會挑選年曆這樣的禮物,送出去的時候覺得慎重,收到的時候覺得輕鬆──原來,未來猶有可期。



未來或許可期,但回想起來,大概要等到 35 歲過後,生活才漸漸有了轉折:開始學習德文、開始運動騎單車,開始和英文老師上課;這些小小的選擇與投資,的確為生活帶來不少的歡笑與色彩。然後,有了自己的房子、去了許多國家旅行,開始體悟並承認自己已經悄悄走進了中年。











精美的年曆自然地成為收藏。幸運的話,翻著機械式的數字,可以試著憶及當時的心情、重溫當日溫暖歡愉的色澤;而事實是,當日子來了、走了,大多數時候是像這樣平靜地開闔在美麗的圖案與數字間,然後悄悄進了櫃子、靜靜地躺著,除了不褪色的精美印刷,年曆上的日子再也不能言語。



前幾天給小朋友出日記題目,我改變一向要孩子寫「新年新希望」的慣例,第一回要他們寫一篇「迎新年,向缺點說再見」;小朋友很認真地檢討過去一年,看得我極為感動,但寫完之後,我發現這些缺點卻每天都回來與他們「再見」──好吧,算我失策!



別計較日子流逝,在花果山裡寒盡不知年或許是幸福的;不數算歲月、沒有時間壓力,大概也就沒有嚴肅檢討的必要。然而世事豈皆能順遂如此?每每聽證嚴法師語重心長地說著「活在當下」,我也深受感動;但期待來日、追悔過往的老戲碼卻也毫不留情、不假辭色地年年重來。甚麼時候,我們能做鄭愁予筆下「時間的詩人」,而不只是「宇宙的遊子」呢?無論如何,新年快樂!